壓力,既是生活的毒藥、也是補藥!
透過「壓力門診」,且讓我們想想:自己究竟應該減壓、還是增壓?
文/邱麗文
放輕鬆!這句話你是常聽?還是常說?如果是前者,是否表示你的情緒繃得太緊了?讓人忍不住想對你說這句話。你很容易累積壓力嗎?當壓力很大的時候,有沒有特別的消遣或獨門的解壓秘方?如果你始終處理不了,也無法面對壓力的問題,那可能就要去看「壓力門診」了,讓專家陪你一起放∼輕∼鬆∼∼∼。
• 從不主動宣洩者容易被壓力擊垮
總覺得,現代人應該將「看精神科」列入年度計畫,就像定期洗牙一般,因為許多心理問題的累積,都是不知不覺造成的,如果不定期與專家會談,恐怕在釀成心病之後才尋求醫療,過程會相當繁複費時,且不一定能夠保證痊癒。為了因應現代人過多的壓力問題,也期望人們可以將「精神科」的抗性降低,許多精神專科醫院都開始設立不同的解壓門診,讓求診的病人可以輕輕鬆鬆地面對壓力。
台安醫院的許正典醫師,是一位「自己放得很輕鬆」的人,所以與他討論事情,心情也能變得比較放鬆。對「精神科」的醫師來說,具有這種讓人自然放輕鬆的特質,實在是病人最好的定心丸,否則前來看「壓力門診」的人,一旦發現醫師的情緒比自己還緊繃,真不知該作何感想?
當我們碰到經常嚷著:「壓力好大!」的人,常會認為此人的耐壓能力一定不好,於是總願意多付出一點關心,好幫忙排解對方的壓力。可是,你可能不明白,也許你的壓力遠遠超過對方,只是你選擇將壓力累積在心裡,而對方一有機會就透過任何管道宣洩……,以致最後才發現,會被壓力擊垮的可能是你,而不是對方!
就像一壺煮沸的開水,總會透過壺蓋上方的排氣孔,將蒸氣釋放出來,提醒人們將火關掉;如果壺蓋沒有設置排氣孔,恐怕整個蓋子都會被高壓的蒸氣掀翻,甚至造成水壺爆開的後果。從這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就不難明白,願意主動宣洩壓力的人,才不會在某一天突然被壓力擊垮,所以當我們發現親友之中,有人面對高壓的承載,卻又總以若無其事的態度示人,就該多留意了。
• 認識自己的不足,人生才能圓滿
許正典原本熱中於腦神經外科,認為「這樣比較像醫師」;但後來在實習階段,他就明白自己沒有能力久站(腦部的開刀,動輒都超過數小時),於是轉而成為精神科醫師,並告訴自己:「兩者同樣都是解決病人頭腦的問題」。聽著他輕鬆描述自己的學習歷程,覺得他是個願意承認自己不足的人,也懂得用「換個角度會更好」的念頭來放鬆自己。
成為了精神科醫師,讓許正典天性懂得放鬆、思考又深入本質的特質,得到很好的發揮。面對病人,他不想扮演權威性的角色,只是透過「同理心」地認同對方,來發掘病人心中的問題,所以他很少用過度擔憂的表情來面對病人,因為在他心中,所有病人的問題,都是「很合理」的情緒反應,甚至只要病人不覺得過度自責與渴望調整,他也不會要求病人改變。
許正典相信,「許多別人眼中的不圓滿,並不一定就是自己的不圓滿,只有先認識自己的不圓滿,人生才有屬於自己的圓滿。」會不會聽得有點霧煞煞?其實他在門診中常發現,許多人太習慣與別人比較,卻忽略了面對自己的特質,所以總會將許多「不可能的任務」加諸在自己身上,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加上國人生性「好為人師」,往往習慣給人過多的建議,所以有些對自己不甚了解的人,每天總是對外尋求人生的解答與認同,其所承受的壓力,自然容易超過負荷。
• 找尋情緒出口前,請先找到入口
所謂「個性決定命運」,有的人面對生活,總能夠分辨出哪些該做?哪些不必做?於是在「借力使力」的狀況下,不但壓力不會擠塞在心頭,連成就都高人一等。反觀有些人,則對每件小事都反應過度,甚至因為過度擔憂而無法將一些不擅長的事情假手於他人,導致所有的問題都擠在自己身上,卻又無法從中得到該有的成就感,只落得吃力不討好的煩悶。可是,當我們將「自認為」對的方式告訴不同個性的人,往往會遭來對方強烈的抗性,所以許正典對待病人的態度,往往只願意給病人建議,而不採取干涉的方式,只因他深懂強求根本無濟於事的道理。
常在一些書本中看到「管理壓力」的良方,無非都是學習傾聽、轉移注意力、對他人體諒、維持人際關係和諧……,可是,許多樂於閱讀書籍的人,往往看著這些淺而易懂的建議,就是改變不了原有的習慣,導致落入「知易行難」的窠臼當中,甚至連專門在教別人放鬆心情的專業人士,也不例外。許正典強調,「多數人總習慣為自己的情緒找出口,卻忽略了必須先找到入口。」畢竟許多問題的發生,乃是因為內在的原因導致,如果不先察覺內在「壓力的來源」,而一味地尋找「解除壓力的方法」,問題還是會繼續發生,甚至根本無濟於事。
• 適度的壓力可以成為促進的動力
我們都明白,適當的壓力可以促進生活動力,過多就會造成傷害。可是這「過與不及」的標準,該如何訂定呢?許正典認為,「壓力都會讓人不安,一種是威脅性的、一種則是促進性的,只要能拿捏這兩種壓力並活用之,自然可以將壓力轉變成對生活的助力。」於是,許正典面對「壓力門診」的病人,總是以積極的激勵取代消極的診療,他常透過分析讓病人明白,「適度的壓力,往往也是成就人的動力」,讓病人自己找出壓力的問題,釐清它到底是屬於傷害、還是激勵?
在許正典門診的病人中,有一半是上班族,而且以男性居多,他們多半是因為面對失業或轉業的壓力,而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又礙於顏面而無法對親友傾訴痛苦;也有些是面臨人際關係或家庭問題,導致情緒無法宣洩,甚至出現過度潔癖、暈眩、反覆查看瓦斯門窗……等等的行為。
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求診病人,許正典強調,「生活態度要改變,一定要先改變行為。」在門診中,他也曾發現有人對自己的問題癥結都心知肚明,但卻礙於心性或畏懼改變而跨不出第一步,這時他就會幫他們分析恢復正常後的「生活輪廓」,再透過激勵的方式,讓病人願意小幅度地調整態度,直到對方體會到改變後的快樂,便能真正扭轉原先的抗拒與恐懼,走出自我突破的第一步。
• 人格特質亦會造成壓力的累積
眼見許正典整天面對著這麼多的「不快樂」,不但不會受到干擾,也不會出現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實在很好奇他的解壓之道是如何培養的?對此,他並沒有說出什麼獨門的解壓秘笈,只是笑笑說,「或許是基於生物性的遺傳因素,因為父親是個協調能力很好的人。」
看來,壓力的發生與人格特質也有相當關係,只是不知道哪些人特別容易累積壓力?許正典指出,「過度有責任感、容易自責、無法忍受不確定感的人,最容易累積壓力。」而面對這些人格特質的病人,他絕不會建議他們「不要自責、不要想太多……」等等違反本質的思考,而是和病人一起討論壓力對他們的影響,再找出病人可以接受的行為模式,並鼓勵他們嘗試小幅度改變。
同理心,是精神科中最重要的技巧;同理心不夠,會給人唱高調或虛偽的感覺,而同理心超過,也會導致高度成就感或失落感的心情。許正典說,「在醫病關係還沒建立前,要有能力承受同理心失敗,再將其接回來。」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同理心過與不及的困擾,所以在面對抗性太高的病人時,寧可先讓同理心的感覺破壞,再等待病人自己想通而願意面對醫師的建議,如此才不會讓治療成為一味的安慰或責備。
回想這些年來面對病人的心情,許正典說:「看到病人可以透過醫療而復原,就覺得很欣慰。」因為他明白,許多心理造成的問題,除非是病人願意與醫師合作,否則根本沒有治癒的機會,這與身體上的疾病很不相同。「精神問題的療效判定,並不在治好多少問題,而是幫病人適應環境。」所以每當病人來到門診,他只希望病人可以先放輕鬆,再談其他。
• 不平衡,也可以是一種平衡
其實,要一個心理受到衝擊而來求助的人,在短時間內對一個「陌生人」解除心防,是相當困難的,有許多人甚至在長期接受心理治療後,仍無法碰觸內心真正的問題。此外,也有人因為無法面對「求助精神科」的事實,而選擇用假名來自費求診;對此,許正典無可奈何地說,「在專業的領域中,我不會強迫自己成為拯救者,也不會自以為無所不能,所以該投降的時候就會投降。」
常笑稱精神醫師是「經由國家認證的合法道士」,許正典將生活調適得非常有彈性,他認為,「人生可以透過不同的想法而得到解壓的感受,可是若不願意冒一點點險,以致造成一點壓力的抗衡感都沒有,實在是很無聊的人生。」他從來不想當個完美的人,也不想整天空談漫漫無期的理想與目標,只願意盡自己的本分來面對工作,了解不同病人的人格特質,再給予適當的建議與支持。
壓力,究竟是生活的毒藥、還是補藥?這要看面對的人而定。人,其實是生而不平等的,卻可以透過立足點的調整,讓生活取得微妙的平衡;有的人喜歡活在壓力中,也有人一點壓力就受不了,其實只要為自己找到情緒的平衡點,任何環境都能讓自己活得很好,甚至「不平衡,也可以是一種平衡」,並不須要一定符合某些人眼中的標準,或成為別人眼中的完美,只要懂得欣賞自己、肯定自己,相信那些過與不及的壓力,終究影響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