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發現

台北立敦化國中二年十四班 林宛昀

  美是一種觀照上的感動,是一種當下心靈的豐富,教人驚艷,也教人嚮往。泰戈爾說:「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葉。」在生命中,我們該試著找尋對美的感動,對生命的熱愛。

  美無處不在,生命原本就是一場最美的饗宴。有云:「一切藝術只是模仿自然而已。」暖暖柔柔的陽光,灑了一天一地的金黃,教蒼翠欲滴的山,瀲灩波光的水,全鍍了一層富麗堂皇。草葉更鮮碧,花兒更嬌豔----天地間成了最美的文章;蓓蕾初成,芙蕖臨波,秋英染金,梅映雪香,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場花季;紅光暖塵,日影橫江,風馳蕭蕭,雨洗新色,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幅圖畫。豐盈的感覺中,有美的領受,那需要用「心」體會。

  不論是天地中輝煌壯闊的美,顛覆中孤絕的美,抑或是色彩斑斕的美,無一不美,從不一樣的角度,做一種藝術的鑑賞,我們就能發現生命中的美。

  我們的生活週遭,只要去發現它,便可以從中找尋到「美」。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就算一株不怎麼起眼的小草,當你我學會去欣賞它時,會發現那草多麼嫩綠,那幼嫩的芽,有著一片幾近於透明的綠,彷彿可以在這一株小草中,讀出這小苗兒對這個世界充滿朝氣的宣告。這是這個世界裡,最可貴的旺盛生命力之美。

  同一個夜晚,同樣的月光,良寬禪師能體會月色之美,能從月光中體會出生命的哲理:大公無私。它擁抱聖賢豪傑,也不忘亂臣賊子,它不計較對方的貴賤好壞,只是無限的照亮別人,使得良寬禪師能有一份心平氣和的情,去包容別人。而那名拿走良寬禪師衣裳,倉皇的小偷,卻處於美麗的大自然中也不會欣賞,因為他心神不寧,做事愧對於心,對他而言,皎潔美好的月,是一點而都不美的。

  雨果說:「真正的美,是從心底散發的。」遊走文化藝術,陶冶成自己溫文細緻的性格,很美;家庭和樂,兄友弟恭,長幼有序,夫婦有別,謙讓包容,情愛滿溢,很美。這種美就如德蕾沙修女為全世界需要幫助的人犧牲奉獻一般,這又何嘗不是美的一種呈現。

  蔣勳說:「美,其實是一種直接而單一的感動。」國父為了中華民國的民主自由,至死仍不忘革命,他生時受人尊重,死後流芳百世,他的生命是一種為人民奮鬥,崇高的美。這種美,美得像一杯白開水,細細品味,卻讓人血淚交織。他們總是以出世的性格,做入世的事業,這種美,是歷史的輝煌之美。

  康熙皇帝有一次出巡,到了西湖,靈隱寺的住持求皇帝寫字,他原想題「靈隱寺」,但落筆不小心,將「靈」字上面的「雨」寫大了,下面的紙幅有限,怎麼也不可能把靈字寫完,旁人都捏把冷汗,卻見皇帝氣定神閒,大筆一揮,改成「雲林禪寺」。那幅字至今仍掛在西湖,大家只覺得筆飛墨舞,美極了;人,應該學習一種眼光的超越,能在競爭的環境中欣賞別人,體會「他的成功,未必就是我的失敗」,就能發現天地的寬闊,處處是美。

  全是美的感覺全是美的鈐記

  滿園繽紛自有一種生機艷艷的美,但殘花敗葉間也有一種淒情的成全之美;一樹茂密自有一種氣派飽足的美,但一樹枯枝貼成遠天的剪影,又有一種蒼茫孤獨的美。當乙武洋匡沒有了手,沒有了腳,卻依然笑盈盈地在媒體前侃侃而談時,那一派樂天知命的自信自在中,我看到了一種堅毅剛強的美;當烘培屋裡的喜憨兒們用歪斜的嘴眼,擠出一個個善意的招呼,用顫抖不停的雙手,做出一個個可愛的麵包餅干,我從他們生命的不全中,看到了強韌不屈的美。

  那確實是棵樹,如傘般伸展著枝葉,我遠遠的看著它。旁邊的花草都綻放地光彩奪目,令人駐足欣賞,唯有它孤零零地被冷落著,顯得有些蕭然。走進瞧看,枝幹上的葉已寥寥無幾,定神細視,蟲洞也不少。但它仍然姿勢挺拔、威武不屈。冷風裡,它搖擺著,堅持不凋落,竟成為蕭索景物中最美的景色。

  這些殘缺的堅毅之美,彌補了殘缺的不足,未臻於斑斕的豐富與亮麗。

  美的確是一種觀照上的感動,也的確是一種當下心靈的豐富,而生命中的美,如水漫漫,瀰了一天一地;如火灼灼,亮著一生一世,只要開心啟扉,用情用愛,生命中何時不美?何處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