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脊軒志
  • 白文對照
  • 作者簡介
  • 導讀
  • 學習園地
原文第 1 項脊軒,舊南閤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闢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語譯第 1 項脊軒,就是原先的南閤子。室內面積僅一丈見方,可容一人居住。它是有百年歷史的一間古屋,灰塵與泥土常從屋項上漏下來,雨水也往下直灌,每次移動桌子,看來看去沒有可以安置的地方。加上屋門朝北,不能直接承受陽光的照射,一過中午,屋內就暗了下來。我稍微對它修整了一番,使上面不再漏雨、掉灰。室前新開四扇窗戶,院子四周砌上圍墻,以北墻擋住南面射來的日光,日光經這面墻反射過來,屋子裡才明亮起來。在庭中又栽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往日修下的欄杆,也就增添了新的光彩。借閱的書籍堆滿了書架,我悠然自得地時起時臥。長嘯低吟,有時靜稍稍地獨自端坐著,自然界的聲響都能清晰地聽到,庭前、階下異常寂靜,小鳥不時飛來覓食,人到面前也不飛去。每月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懸,清輝映墻,月光下,桂樹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風吹來,樹動影搖,如曼妙少女,美麗可愛。   
原文第 2 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語譯第 2 可是我在這裡居歇,喜悅的感受多,悲愴的感受可也多。 
原文第 3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語譯第 3 軒的東面,以前曾設過廚房。到廚房的人,得從軒前經過。我閉門關窗住在裡面,時間久了就能以腳步聲辨別從軒前經過的人。項脊軒共四次遭到火災,竟然沒燒掉,也許是有神靈保護的緣故吧!   
原文第 4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語譯第 4 在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個整體。等到父輩們分家另炊以後,室內外安置了許多小門,隔墻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客人得越過別家的廚房去用餐。雞棲宿在廳堂之中。院子開始是用籬笆隔開,後來又築起隔墻,總共變動了兩次。家裡有位老婆婆,曾居住在這個閤子裡。這位老婆婆,是我已故的祖母的婢女,在我家當過兩代人的乳母,母親在世時待她很好。閤子的西首連著內室,母親曾到閤子裡來過。老婆婆時常對我說:「這兒,是你母親站過的地方。」老婆婆又說:「你姐姐小時候,我抱在懷中,她呱呱地哭著,你母親聽見了就用手指輕敲著房門說:『孩子受涼了嗎?想吃東西嗎?』我在門板外一一作回答。」老婆婆的話還沒說完,我就掉下淚來,老婆婆也哭起來。我從少年時起就在軒中讀書。有一天,祖母來看我,她說:「我的孩子,好長時間沒見到你的影子,為什麼成天默默地關這裡,真像個女孩子了!」離開時,她用手輕輕關上軒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們家的人長久以來讀書沒有取得功名,這孩子日後的成就,莫非可以期待嗎?」不一會,又拿了一塊象牙笏到軒裡來,對我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去朝見皇帝用的,日後你當用得著它。」回顧舊日的這些事,好像昨天剛發生,真叫人長聲悲號不已啊! 
原文第 5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台。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 
語譯第 5 項脊生道:「當年巴蜀寡婦清,能守祖業,善於經營朱砂礦的開採,獲利為天下之首,後來秦始皇還為她築女懷清台;劉備與曹操相爭天下,諸葛亮才有機會從田野中出來建立功業。當這兩位還在世上的一個角落默默無聞時,世人憑什麼了解他們呢?我這個人物住在一間殘破的屋中,正眉飛色舞,自鳴得意,說是有什麼奇妙的景緻。別人知道了這事,可要說我與井蛙觀天有什麼差別?」 
原文第 6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閤子,且何謂閤子也?」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閤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語譯第 6 我寫成這篇記之後,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過來。她時常到軒中,向我問及一些古人古事,或者靠著桌子學寫字。妻子回娘家省親,回來後轉述她的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裡有閤子,那麼,什麼叫閤子呢?」以後過了六年,我妻子去世,項脊軒逐漸破敗失修。此後又過了兩年,我長久臥病在床,閑極無聊,才派人再次修繕南閤子,那形制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後我常在外羈留,不常回軒居住。
原文第 7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語譯第 7 庭前有一棵枇杷樹,是我妻子在去世的那一年親手種下的,今天已高高地矗立著,枝繁葉茂,像一把撐開著的巨傘。 
歸有光(一五○七─一五七一),字熙甫,人稱震川先生,昆山(今屬江蘇)人。九歲能屬文,弱冠時已盡通五經三史。鄉試中後,會試不第,徙居嘉定(今屬上海市)安亭江上。讀書講道二十餘年,學生常數百人。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始舉進士,授長興縣令。隆慶中,受高拱等荐舉,任南京太僕寺丞。後卒於官。與王慎中、茅坤等被稱為唐宋派。散文創作受司馬遷和歐陽修的影響較大,但能自成一家。歸有光的散文創作不僅對當時的文壇時弊有所矯正,而且對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有震川先生集。

這是一篇圍繞書齋的記事。項脊軒是作者的一個很小的書房,是作者長期生活過的房間。起名項脊,是由於作者遠祖曾在一個名叫項脊涇的地方居住過,寓有追念之意。本文從開頭到項脊生曰是正文,作者寫作時十七歲。以下各段是十三年後寫的補記。作者已經三十歲。

   正文從記敘項脊軒的舊貌入手。接著寫修葺以後的新貌,與舊貌相互映襯,顯現出這個小小書齋的幽情雅趣。就自然面貌來說,項脊軒雖小卻饒有詩意,也現了作者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然恬適自得其樂的心情。然後記敘有關項脊軒的人事。首先是大家庭的解體。然後是對母親的悼念。最後是對祖母的懷念。接著文章插寫了足音辨人和遭火不焚兩件事。補記部分從項脊軒寫到對亡妻的懷念。
本文討論
歸有光的一生經歷是曲折的。他聰穎好學,少懷大志,不幸八歲時喪母,但卻更加勵志不輟。敘寫本文正文時,反映他的這種心境,過了兩年他就考中秀才,又過了三年他結婚。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一帆風順,生活似乎給予他恩寵,飛黃騰達在望。誰知六年之後,他的妻子就拋下了丈夫愛女溘然長逝,在科舉中又屢遭挫折,經過十五年才考中舉人,又經過二十五年才考中進士,在六年間做過知縣,又調到朝廷裡做了一名不大的官員,隨後就與世長辭了。寫本文補記時,他正處於命運的打擊中,心情是很悲愴的。

   書房經過修理,屋頂不漏水。開了四扇窗戶,圍著院子築起院墻,把南邊射來的日光反射進來,屋內就更加明亮。院子裡又栽植蘭花桂樹桑竹之類,使原有的欄杆增加光彩。借來滿架圖書,作者有時躺在床上放聲吟唱,有時靜靜端坐讀書,此時此刻就會聽到大自然的各種聲響,可是整個院子是靜寂無聲的,小鳥時常飛到地上啄食,人來了也不飛走。這是白天的情況。夜間情景,作者則單寫每月十五的夜色,月光照到一半的院墻,桂樹的影子錯落交雜,微風吹來樹影就晃動,徐緩輕盈讓人喜愛。以上就自然面貌來說,項脊軒雖狹小卻富有詩意,也表現出作者內心的安然恬適自得其樂的心情。接著敘寫人事,可喜者,主要在前半部說過了;下文敘寫大都屬於可悲者。“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三句形象地寫出這個家庭的混亂和衰敗,隱含作者內心無限的哀傷。項脊軒曾經四次失火,卻都沒有焚毀。作者認為大概是神明保佑的緣故。於是,他就以“項脊生”的自稱寫下敘志抒情的議論。

   作者從二個故事談起。作者提出這兩位出生平凡、名垂後世的古人竟在用以自況,於作者接著說:“我微不足道地呆在破屋子裡,卻揚眉得意,自認為有奇景;有知道這種情形的人,也許會說我和井底之蛙沒有差別吧”。推測別人以坎井之蛙視己,恰好表明自己並不是坎井之蛙,古人在前,足堪仿效。追求功名事業之志躍然紙上。讀書做官,這在現代社會看來是不足稱道的,但在作者當年的時代卻正是讀書人的志向,作者是一位有志向,有理想的人。文章至此本已結束,作者卻又補加一筆:庭前有一棵枇杷樹,是妻子臨死前那年親手種植的,現在已經長得非常茂盛了。樹木尚且如此,人何以堪?睹物思人,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經過作者的鋪寫點染,文章卻於平淡中寄託了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讀來使人無限側然。

   全文作者以項脊軒為主線,敘寫書房而又不單純寫書房,而是記敘自己獨居的樂趣,當年的胸懷,追憶了過世的祖母、母親和亡妻,感慨命運的無情。形散而意不散,內容樸實而感情真摯,餘韻無窮,耐人四味咀嚼。是一篇以一物為中心而展開多面向的優秀散文。


相關閱讀
本文以悲喜為線索,記錄作者繫於項脊軒的情感經歷。文中描寫項脊軒雖簡陋但寧靜清幽的環境,描述祖父死後家庭的破敗局面,回憶母親對自己的疼愛和祖母的殷切希望,並用蜀清和孔明的典故,表達青年歸有光對前述的自信。文後兩節是附記,補寫於作者三十五歲中舉之後,記錄亡妻在軒中的生活片斷,抒發對亡妻的懷念之情。本文筆調清新,描寫細膩,語言自然平易,情感真摯深沉。平淡的文字,唱出極悲痛的人生哀歌。

   至於諸葛亮,中國從漢末到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英雄並起、奇謀屢現、異事迭生的精彩時代。劉備「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以天時地利之末,在「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的偏安之地,建立了蜀國。諸葛亮本為布衣,躬耕於南陽,因劉備三顧茅廬寄以大事之知遇,乃臨危授命,夙夜憂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令後人不勝唏噓。在三國諸英雄中,諸葛亮不見得擁有歷史的最高功業,卻得到後人最高的評價。其實諸葛亮十分幸運,諸葛亮在隆中就對劉備說以三分天下之大計,但迄今無人責其「意圖分裂國土,破壞國家統一,為中華民族之罪人」。諸葛亮為恢復漢室而七次北伐,將與漢室無關的蜀國人民帶入戰爭,以致生靈塗炭,迄今羅貫中的生花妙筆之下也無人責其「殘民以逞,以百姓為芻狗」。在,世人心目中的諸葛亮,神機妙算,忠貞節烈,千古不朽。諸葛亮在那場歷史鬥爭中,並不單純地為克曹滅魏,而是要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是在實踐自己的做人規範,他在試著把聰明才智發揮到極限。

   民國初年的文學家王國維,以為做學問可以分為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夜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首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姍處,此第三境也。」他說,剛開始要讀書的時候,正如面對西風吹拂的大地,獨自走上高樓,眺望茫茫的天涯,想要尋找一個讀書的目標,卻無從下手一般,這是讀書所面臨的第一個心境;可是書不讀又不行,於是下定決心,廢寢忘食,用心苦讀,即使身體消瘦得衣服都穿不住了,仍然一點也不後悔,這是讀書的第二個心境;最後,由於努力用功的結果,終於學有所成,登上海岸,就好像在人海中,遍尋各地也找不到的愛人,卻在不經意的回頭裡看到了,這是讀書的第三個境界。
多媒體資料
洪澤南老師傳統吟讀(四聲八音)
30項脊軒志.WAV
李菁菁老師示範朗讀
李菁菁老師:項脊軒志.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