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技巧
|
|
設問 | 先提出問題,然後緊接著把答案說出來,這種無疑而問、明知故問、自問自答的修辭,稱為「設問」。 |
你聽說過:「強摘的果子不甜。」這句話嗎? |
|
何況是強摘的澀果呢? |
|
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又如何對國家社會作更大的奉獻呢? | |
沒有智慧,又如何明辨是非,知所進退呢? |
|
那個年輕的心不對愛情懷抱憧憬的? | |
你是不是都準備好了呢?你有足夠的學識嗎?有良好的品德嗎?…… | |
排比 | 二個或以上相連的句子(或分句、詞組),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相同(或相近)、意思相關,稱為「排比」。排比句運用得當,能給人一氣呵成,增強說話的氣勢,亦可以並列地說明多種事物或現象。 |
積聚了更多的芳醇,綻放更大的美麗時。 | |
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又如何對國家社會作更大的奉獻呢?沒有智慧,又如何明辨是非,知所進退呢? |
|
你有足夠的學識嗎?有良好的品德嗎? | |
譬喻 | 譬喻是用一種事物或情境來比擬要說的另一種事物或情境。運用譬喻,可以把陌生、深奧、抽象的東西,變得熟悉、淺易、具體。 |
此刻的你們,也像枝頭上青綠的果子,正需要足夠的陽光、空氣和水,在細心培育之下,逐漸飽滿圓熟。 | |
象徵 | 象徵是借用某種具體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象徵的效果是寓意深刻、能豐富人們的聯想,耐人尋味。 |
當你們早已積聚了更多的芳醇,綻放更大的美麗時。 | |
誇飾 | 為了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突出事物的某種特徵,運用想像力把事物的某些方面故意誇大或縮小,言過其實,這種手法稱為「誇飾」。 |
有些人甚至把功課拋到腦後,昏天黑地談起戀愛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