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參考康軒數學第五冊
時間的教材是我第一次接觸,且建構式數學我也是第一次掌握整個單元。
時間教材
時間的應用似乎偏重於單位的換算,而我的方面卻是希望他們可以融入生活情境中無抗拒去換算時間,所以教材較生活化,但不足時間去討論為何時間要做換算。
建構式數學
雖然修了建構式數學相關課程,但沒有實務經驗,希望各位老師再看了之後,若我有偏離建構式精神,請不吝批評指教。
我對建構式教學法的認知
學童經由統整舊經驗的自發性解題。也竟是我希望他們看到題目獲問題之前可以先想想之前學過哪些相關的經驗可以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經過小組討論,大家提供不同的想法達成共識之後提出一個解題方式,也許不是很正式,沒關係,在每一組討論中,其他同學的質疑與或老師可能提出的問題來做修正,最後大家達成共識。
我遇到了一些困難
1. 時間難以掌控,問題問到最後有偏離主題之處,我無法去拉回。
2. 教材內容無法使學童有更多想法,且小朋友大多補習而只有補習班教法,而我也不知怎麼提起,只好目標改為可以發表順暢,且回答得出小朋友的質疑為暫時性目標。
3. 一些學童對於老師不講解而要他們自己想有所排拒,他們認為老師不提供一個解法,他們無從做起。我的解決之道是再組間巡視時多做引導。
4. 部分學童希望老師有個總結。其實我也認同有總結,可是討論完通常下課了,只好在功課中請同學提出好方法,再公佈。
5. 活動少已至於無興趣討論的沒有別的方式參與數學課。經由林榮貴老師的點醒,他認為還是有些小朋友不專心,如果設計一些活動且是全班參與的,相信小朋友會有更多的收穫。
6. 我無法引導小朋友學數學的內在動機。希望我以後多接觸一些好玩的題目讓大家腦力激盪。
為何引入電腦
在實習中,我認為我進步最多的是電腦能力,尤其目前流行一些動畫讓我更想參與其中。以前覺得當畫家要花很多錢買原料,且道具使用上很麻煩,電腦的出現讓我有了一線希望,而把興趣結合教學再好不過,目前我是用在增加娛樂效果及班級經營上,希望我可以發展互動式教學系統及評量系統。
壹、
教學研究
美勞科教學活動設計 |
||||
學校名稱 |
勝利國小 |
教學內容 |
節次 |
各節重點 |
班級 |
五年三班 |
1 |
認識時間與時制 |
|
單元名稱 |
第五單元:時間的應用 |
2、3 |
時與分的化聚 及其歸納與應用 |
|
教學法 |
建構式教學法(新觀念) 問答法(類似題型) |
|||
教學時間 |
七節課,共280分鐘。 |
4 |
時與分的歸納 |
|
情境布置 |
1. 分組 2. 日、時、分、秒怎麼來的? 3. 時間的應用—畫家如何變出時間的魔法 (藝術與人文欣賞教學) |
5 |
分與秒的化聚 日與時的化聚 |
|
6 |
綜合與應用 |
|||
教學設計者 |
黃敏吾 |
7 |
綜合與應用 |
|
輔導老師 |
林榮貴老師 |
第七節為教學觀摩 |
★教學資源:
一、 老師:
1、 小白板等用具
2、 時鍾
二、 學生:
1、 查時制資料
★教學目標與教材地位:
單元目標 |
教材地位 |
1. 了解時間單位的進位結構 2. 運用分數、小數紀錄時間 3. 運用分數、小數簡化時間的化聚和計算過程 |
|
貳、教學活動
第一節 |
認識時間與時制 |
|||||||||||||||||||||
班級經營 |
分組競賽 |
|||||||||||||||||||||
流程 |
|
|||||||||||||||||||||
優點 |
1. 答案多樣化、完整化。 2. 小朋友題問題能力增進不少。 3. 當有人問到重複的問題,全班會告訴他發表者解決過了。 4. 討論風氣漸漸形成。 5. 產生小組互助合作。 |
|||||||||||||||||||||
缺點 |
1. 時間掌握不好,一節課只討論一個問題,但廣度與深度夠。 2. 白板筆太細。 3. 有些人沒事做,不知是否專心或發呆? 4. 小白板的答案應先歸類過,才不會重複回答。 5. 有的問題太天馬行空(個案:如時光機)或是容易偏離主題。 |
|||||||||||||||||||||
教師建議 |
小朋友問的問題沒有重點,要提醒他們問重點。 問問題不要偏離主題。 討論風氣不錯。 |
|||||||||||||||||||||
第二、三節 |
時與分的化聚及其歸納與應用 |
|||||||||||||||||||||
班級經營 |
分組競賽 |
|||||||||||||||||||||
流程 |
|
|||||||||||||||||||||
優點 |
1. 準備自製時鐘教具,可清楚看見經過30分鐘是多少小時,且不因是幾點出發幾點到達時間有所改變。 |
|||||||||||||||||||||
缺點 |
2. 討論的流程沒有系統,問題感覺支離破碎,應該有一個歸納。 3. 黑板上要留下重點。 4. 私下要演算一遍、組間巡視要確實了解小朋友的想法才可確實掌握。 5. 小朋友講解時有偏差的地方要如何引導到正確的觀念?解說能力要加強。 6. 小朋友的投入程度不夠,第四節上課發一張歸納測驗,之不足才會想學。 7. 進度落後,討論問題應該減少。 8. 已有人不在乎加分,問題出在哪?要如何點燃學習內動機? 9. 討論變得無趣嚴肅。--不要因心急而缺少讚美。 |
|||||||||||||||||||||
教師建議 |
林榮貴老師 要平常心,表現平常的上課樣子,不用為了觀摩而加了不必要的東西。 希望有個活動是全班式的,每個人參與又可增加趣味性… 老師經驗提供:如等值分數可以使全班每個人背一條分數帶子,各自找到老師所公佈的分數在同一組。(可以加減) 黃孟棻老師 1. 她的方式是將時間歸納成為階梯式,由下往上是除,由上往下是乘。 2. 班上學生程度不齊,她認為上課無法用建構式教學。因為低成就的小朋友無法參與,也無法為了他出較簡單的考卷,所以仍然要老師教導最有效率的方式,增加考試的成就感。 3. 教學久了會有盲點,以多觀摩的方式刺激求進步。 4. 提供數學活動:抽籤決定要把數字哪一個部分,當老師喊一時間時,小朋友要找到相同時間,不同單位的人聚在一起。到時會有臉碰臉或其他有趣的畫面形成。 5. 配合克肯學習廣角,以搶答的方式。 6. 觀摩時撥一分鐘請小朋友使用我的自製時鐘 |
Ps•在早自修時,由教師準備有關時間的名畫,共同討論時間被畫家的創意使用的驚嘆。
第四節 |
時與分的歸納 |
|||||||||||||||||||||
班級經營 |
分組競賽 |
|||||||||||||||||||||
流程 |
歸納測驗(5分鐘) |
|||||||||||||||||||||
優點 |
1.女生越來越多人上台,但表達能力要加強。 |
|||||||||||||||||||||
缺點 |
1. 考試時間確實掌握。 2. 小組的答案白板分類問大家是否是這樣分。請尚琪幫忙分。 3. 問問題的都是同樣那一些人,其他人就算是有問題也不會問。 4. 有人反應聽不懂(為何上課不問?)補救教學是否每日要交流回饋? 5. 加強一打鍾的坐在座位閉眼睛。 |
|||||||||||||||||||||
教師建議 |
無 |
|||||||||||||||||||||
第五節 |
分與秒的化聚 日與時的化聚 |
|||||||||||||||||||||
班級經營 |
分組競賽 |
|||||||||||||||||||||
流程 |
|
|||||||||||||||||||||
優點 |
1. 時間OK。 2. 越來越多人主動問問題。 3. 有人下課來問老師問題。 4. 測驗後進行補救教學較容易。 |
|||||||||||||||||||||
缺點 |
1. 題目先寫好,以免過程中斷。 2. 輪到要上台發表的要注意,免得推託之間浪費時間。做好準備。 |
|||||||||||||||||||||
教師建議 |
無 |
Ps•配合措施:請小朋友演出討論的模式,將強民主討論的訓練。
第六節 |
綜合與應用 |
|
|||||||||||||
班級經營 |
分組競賽 |
|
|||||||||||||
流程 |
|
|
|||||||||||||
優點 |
1. 以演戲方式的題目可帶動氣氛,但會容易失去焦點,起玩樂心而非在看懂題目上。 2. 講述式的口才要訓練,且小朋友會很安靜。 3. 補救教學效果好,但要貫徹,每日撥出幾節下課時間。 4. 老師的微笑與溫柔也可使小朋友情緒放鬆,但是久了又會使他們造反,最好是面無表情。 |
|
|||||||||||||
缺點 |
1. 老師情緒化,要改進。 2. 小白板會反光,(太斜了會看不到)第一組應做後面一點。 |
|
|||||||||||||
教師建議 |
無 |
|
|||||||||||||
第七節
|
綜合與應用(教學觀摩)
|
||||||||||||||
班級經營 |
分組競賽 |
||||||||||||||
|
教學流程 |
時間 |
資源 |
成果評量 |
|||||||||||
流程 |
閉眼睛數0.5分鐘 請小朋友閉眼睛默數30秒,認為時間到就舉手。 時間劇場—愛的大考驗 故事內容:彥羲、家瑋、世豪三人都喜歡詩諭…詩諭在難以抉擇下決定個別約他們但是又放他們鴿子,看誰等得久。就決定跟誰再約會一次。 翌日… 彥羲:我等了最久,我從早上8:40等到中午12:00不得已肚子餓才去吃飯。 家瑋:我才等得久,我等了2/12日。 世豪:哼,你們算什麼,我等了3.5小時耶… 誰可以跟詩諭約會? 播放一次題目 小組討論,老師組間巡視看是否有小朋友沒有頭緒而稍作引導。順便記一下大約有哪幾組解題方式一樣。 小組發表(事前先分類,同類挑一組說即可) 小朋友可能的解法如下: 彥羲: 12時00分 -) 8時40分 3時20分 20分=20/60時=1/3 3時20分=3又1/3小時 家瑋: 24÷12=2或2/12=?/24,?=4 2×2=4(小時) 世豪: 3.5小時=3又5/10小時=3又1/2小時 或是60÷10=6,6×5=30 所以3.5小時是3小時30分 其他(如全部化成分)
|
1’ 共 24’ 5’
5’ 每組發表 1’ 回答問題 2’
|
Flash 動畫
小白板 白板筆
|
90%達到靜心效果
100%專心注意 了解題意
80%小朋友參與討論 能做時間的換算
上台的小朋友可以把解題思路明白說出來,且說完會問大家是否同意。 台下小朋友注意聽且發出疑問。 台上同學可以自行回答或請求支援。
|
|||||||||||
流 程 |
時間遊戲—殺時間 改編自「貓捉老鼠」 每個人桌上都擺著一個時間,老鼠要找老師所講的時間位置的那個人才能換人當老鼠。(可能不只一隻老鼠或貓) (注意不能跑出教室外) (預備遊戲以防時間太多)製作夾心餅乾 每組桌上有10張時間的紙牌 小組要在時間內(5分鐘)把時間相等的兩張牌黏合放入紙盒中。看哪一組黏最多。 得分最多的前三組玩轉盤 |
13’
2’ |
時間牌
時間紙牌 紙盒
Flash |
每位小朋友很投入。 |
|||||||||||
我生平的第一次教學觀摩終於在壓力之下催生了…
學校的主任們平常給予了任務使我電腦功力增進不少感謝。
感謝林榮貴老師的指導與心理建設,他覺得我只要建立自信與平常心來做就可以了。我就是需要鼓勵,感謝他再我最需要的時候拉我一把。
對數學教育有興趣的我自覺不足,所以除了待在班上觀摩林榮貴老師的精采教學,也找了機會參觀林惠欣老師的數學課,在引起學生的興致與解題多元和老師的歸納統整方面我覺得收穫很多。而這次觀摩的課程內容也多取得許多老師的資源如張華鳳老師、黃孟棻老師、易寶珠老師。
我的夥伴們佳君與庭蘭,她們多元能力與創意想法不但是我學習的對象,她們的積極進取也是我的動力來源,就是她們的優秀給了我壓力,而後做出了一點東西,與她們共同實習真是何其有幸。
五年三班可愛的小朋友們努力配合與支持,更是我在失敗中可以反省檢討的支柱。
之前一直沒有機會在課程上請老師指導,希望我這次觀摩的成果寄回去給我們的總教頭-林軍治教授後,可以得到他的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