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類大觀園
小朋友,你有看過蛇嗎?你認識多少蛇呢?
在小說「白蛇傳」裡出現的白蛇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以下將一一為你介紹喔!!
台 灣 常 見 毒 蛇
|
|
百步蛇 |
1、形態特徵:中、大型毒蛇,頸細頭大且呈明顯三角形,吻端向上翹起,頭部上方為深褐色或紫褐色,身體極粗,體色為淺黃褐色或黃褐色,體兩側有明顯的黑褐色正三角形斑紋,背鱗21縱列。
2、生態習性:日夜均會活動,以囓齒類、鳥類為主要食物,受到侵擾時立即將頭部昂起呈警戒姿態,但不隨意攻擊。 3、棲地分布:分布於海拔13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山區,以南部及東部較常發現,棲息於闊葉林、竹林與少干擾的溪谷等環境。 |
雨傘節 |
1、形 態 特 徵:體 色 黑 白 相 間,極 為 分 明,頭 部 為 橢 圓 形 , 背 鱗 為 15 縱
列,是 臺 灣 所 產 陸 生 毒 蛇 中 毒 性 最 強 者。
2、生 態 習 性 : 主 要 為 夜 間 活 動 ,卵 生,以 魚 類 、爬 蟲 動 物 、小 型 哺 乳 類 為 食 。性 情 極 為 溫 和,除 非 受 傷 或 遭 到 極 為 嚴 重 的 威 脅 與 干 擾 ,否 則 很 少 主 動 攻 擊 人。 3、棲 地 分 布:普 遍 分 布 於 全 省 低 海 拔 地 區,常 出 現 於 鄰 近 水 域 之 開 墾 環 境,如 水 田、溪 流 或 水 塘 邊 。 |
赤尾青竹絲 |
1、形態特徵:小型毒蛇,又名赤尾鮐,體色以綠色為主,常有人 將其與無毒的青蛇相混淆,背鱗列數為21列。其與無毒的青蛇 在外形上明顯區分的特徵是:
2、生態習性赤尾青竹絲的族群數量很多,且棲地型態極為廣泛, 由平地到兩千多公尺山區的各類型環境多能發現到牠的蹤跡。 常纏繞於灌叢或矮樹枝上休息或靜待蛙、鼠、鳥類等獵物經過 捕食之。多於夜間活,卵胎生。 3、棲地分布:普遍分布於全省中、低海拔地區,主要的棲息地為 農墾地、溪流邊及樹林。 |
龜殼花 |
1、形態特徵:中小型毒蛇,頸細,頭部碩大且呈明顯的三角型, 體背為黃褐色或棕褐色,並有一系列不規則形的黑色斑塊,背 鱗為26-27縱列。
2、生態習性:主要於夜間活動,卵生,以囓齒類、鳥類為主要食 物。部分個體具較強的攻擊性,遇晃動之光影便立刻攻擊。 3、棲地分布:普遍分布於全省中、低海拔地區,主要的棲息地為 農墾地、溪流邊及樹林。 |
鎖鏈蛇 |
身體的花紋就像鎖鏈一樣,故名,屬於神經、出血混合毒,卵胎生,以鼠類為主食,行動緩慢,受驚嚇時會發出刺耳的嘶嘶聲,常棲息於河川兩旁及山坡灌叢中。 |
白蛇眼鏡蛇 |
這可不是白蛇傳裡的白蛇精喔,這是一隻眼鏡蛇,那為什麼他的全身都是白色的呢?這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皮膚缺乏黑色素所造成的喔!! |
註:毒蛇的頭部大部份都呈三角形。
|
|
常 見 無 毒 的 蛇 類 |
|
臭青母 |
分布於全省中低海拔山區和平地,數量普遍,但捕蛇人常大量捕抓,白天晚上均會活動,性兇猛活潑,動作迅速敏捷,具攻擊性,肛門腺相當發達,能分泌惡臭分泌物,因而得名。 |
草花蛇 |
分布於全省低海拔山區及平地,數量普遍,日夜均會活動,可潛入水中覓食或逃避敵害,動作迅速,性敏感具有攻擊性。 |
錦蛇 |
1、形態特徵:大型蛇類,身長可達兩公尺以上,全身布滿黃色與 黑色的漂亮花紋,頭部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過眼黑帶,背鱗為 25縱列。
2、生態習性:日、夜間均會活動,卵生,行動迅速,以小型哺乳 動物為主要食物。 3、棲地分布:全省低海拔山區的農墾地到中高海拔的森林曾有分 布,也常有侵入住宅或農家雞舍的記錄。 |
南蛇 |
分佈:全省中低海拔山區和平地,南部較多 習性:大型蛇類,最大約260公分,常棲息於灌叢、樹林、農作地,日行性,以囓齒類、鳥類為主食,動作迅速、善爬樹,性兇易怒,攻擊性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