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點冷漠、多點溫馨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位老太太認為九二一大地震倖存的孤兒「命底不好」,日後會刑剋親人不要領養,心中激盪不已,忍不住要舉手發言,先說一則小故事:
一九九四年,我再度到美國密蘇里大學羅拉分校(UM-Rolla)進修博士,當時有位台灣留學生(姑隱其名叫他李四),就讀化工系碩士班,有一天他邀伴驅車前往臨近城市遊玩,深夜返回羅拉途中,在一個轉彎處,不知何故撞上路樹車毀人亡,然而鄰座同伴卻毫髮無傷。李媽媽在台灣驚聞獨子死亡的噩耗,急忙赴美處理後事;羅拉中國同學會為李四舉辦一場基督教的追思禮拜,場面簡單溫馨,主辦的黃同學敘述李四平凡簡短的生平,我還記得其結尾:「李同學生性善良,正值英年蒙主恩召,雖然令人不捨,但是上帝這樣做,一定有祂的旨意,請李媽媽不要難過。」一句上帝的旨意,撫平多少悲慟。但是回到台灣,李媽媽卻無意間聽到有人說,李四不得善終一定是前世為惡所致,喪子之痛未平,還要忍受惡有惡報的「莫須有」罪名,真是悲憤交加。
在台灣,我們看到許多美好家庭突然遭逢變故,全家生活頓時陷入困境。這些變故分為兩類,一、先天缺陷:例如新生兒罹患過動、自閉、小兒麻痺、聾啞……等疾病;二、後天疾難:例如家庭成員遭逢癌症、車禍斷肢、地震喪生……等天災人禍。家人為了照顧疾難者已經筋疲力竭,更難過的是會被他人指指點點說是報應。
歐美先進國家對於遭逢變故的弱勢族群,做得比我們人道。以領養孤兒為例,台灣人都要領養聰明伶俐的小孩,缺陷嬰兒沒人要只好送到外國領養。西方社會認為家有缺陷兒是上帝的考驗,想要藉父母照顧缺陷兒的愛心來彰顯上帝的旨意,社會大眾不只不會歧視,還樂於給予協助。
華人社會普遍受佛、道教的影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善有善報」勸人多行善,「惡有惡報」勸人不要做惡,有其積極價值;但是惡有惡報的說法,能否減少惡行尚不可知,其副作用卻會造成民眾對受災族群冷漠無情,更糟的是還會使受難家屬遭受精神上無盡的折磨。厄運真的是惡報嗎?九二一大地震,死亡及失蹤2,378人,受傷8
,722人,難道個個都是罪有應得嗎?倖存的孤兒,還要被認為「命底不好」日後會刑剋親人,不是太冷酷了嗎?每年因車禍死傷的數萬人,真的都是為惡的報應嗎?
傳統上,佛教出世,基督教入世。證嚴法師因為無法答覆修女質問:「天主教有養老院、醫院和學校,即使是深山、離島都有教士和修女去救助貧困,但是佛教徒呢?」從此立下「佛法人間化」的志願,三十年後,慈濟動員了四百萬人投入醫療、教育、慈善、文化甚至國際賑災等志業,慈濟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入世,真正關心受難的弱勢族群,不將受難者視為惡報。讓我們從今天起,解除受難族群「報應原罪」的緊箍咒,使台灣社會少點冷漠、多點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