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焦慮症

 

蘇冠賓,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陳先生半年前升遷為某外商公司的主管,他為了力求表現,倍感壓力。

他是該公司最年輕的主管,其青年才俊自然跟他做人做事的態度和風格有關,「理性」、「求完美」、「巨細靡遺」是一般人對他的評價。

然而他自己卻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他重視紀律、形式、標準和細節,卻犧牲了處理事務的彈性、開放性與時效

環境壓力和人格特質是焦慮症的危險因子,在人格特質的部分,所謂「能者多勞,智者多慮」。理智型的人格和完美主義者有一些特質:

一、「重細節、求完美、強調邏輯與理性思考」:他們會強迫自己遵守嚴苛的規則,而不去考慮其合理性,常會反覆地檢查或常常決定從頭開始,但彷彿與完美總是有一些差距。當既定的程序無法幫助他找到確切的答案時,如何扭轉就成為一個痛苦的過程。

二、「快節奏」:凡事要求快快快,卻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三、「不善於表達情感或讚賞」:在選擇休閒或娛樂時,會找一些具結構性而且有相當困難度的遊戲。

四、「過程比結果更重要」:雖然有人會覺得他們熱愛工作,其實他們「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

至於環境壓力的適應方面,根據Holmes等人的研究,最容易適應不良造成焦慮的壓力事件包括:分離(親友過世、離婚)、健康問題(生病、老化)、工作(調職、升遷、失業、退休)等等。

此外,像聯考時「全面備戰、全家總動員」的時候,或是更年期面臨一些失落感和空巢期的到來,不免面臨自我價值和定位上的存在問題,假如在這時候產生適應障礙的話,也很容易就會有憂鬱症及焦慮症的情形。

所謂「預防重於治療」,規律的生活、充分的營養和適當的運動,絕對是增強個人調適負面情緒最基本的方法。

另外,焦慮會透過「模仿」(modeling)學習而來,有時候,和「緊張大師」生活在一起的人也容易變得「神經兮兮」,設法減低「塑造緊張、恐懼的壓力環境」是很重要的。

然而,減低「壓力環境」並不代表「自閉退縮」,和信任的人談一談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實家人和朋友之間的關懷和情緒安撫是永不嫌多的。

在環境壓力適應的部分,可以透過學習「自我因應技巧」(self-coping strategy,例如放鬆練習、焦慮處理訓練)來增強自己的「抵抗力」。

例如行為心理學家麥倩堡(Meichenbaum)等人提出的壓力因應技巧,藉由了解壓力及焦慮的正確觀念,進一步練習「有助於自我調適的陳述」(self-statement)。

用「我了解焦慮是自然會有的感受」、「我可以應付這種感覺」、「人怎麼可能不緊張」、「身體的不舒服只不過是對壓力自然的反應罷了」等等的自我陳述。用上述論點來對抗壓力時產生的「天啊!我又不行了」、「我受不了了」、「別人好像都很順利沒有問題,只有我最糟糕」、「糟了!我又心跳加快、呼吸困難,我是不是生了什麼怪病」等等失控的想法,這些失控的想法常常會造成更緊張、更不舒服的惡性循環。

在焦慮症的急性期,精神科醫師可給予藥物以控制症狀,再加上支持性的心理治療(鼓勵傾訴、主動傾聽、衛教解釋、化解不安、給予信心),大多數的患者可以逐漸改善。

傳統的藥物治療是給予benzodiazepine類的藥物,目前比較新的觀念是輔以抗憂鬱劑,如服用SSRITCA數週至數月的時間,之後由醫師評估後逐漸減少劑量。

除此之外,精神科醫師會運用認知行為治療和放鬆冥想治療來加強療效。有些臨床精神科醫師強調,藥物的療效可加強「醫病關係」,但真正重要的,是建立在正向「醫病關係」之下的治療性會談。

這一點其實可以從很多焦慮症病患「逛醫生」( doctor-shopping)的現象來了解。如果個案因特殊的環境因素及人格特質而不易改善,且經評估適合接受心理治療條件者,可以要求精神科醫師安排深度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