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未分類)         
標題:颱風的形成原因 出處:中央氣象局

•颱風的形成原因:
        在熱帶海洋上,海面因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容易蒸發成水汽散布在空中,故熱帶海洋上的空氣溫度高、濕度大,這種空氣因溫度高而膨脹,致使密度減小質量減輕,而赤道附近風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發生對流作用,同時周圍之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不斷循環,終必使整個氣柱皆為溫度較高、重量較輕、密度較小之空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熱帶性低氣壓。
        然而空氣之流動是自高氣壓流向低氣壓,就好像是水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四周氣壓較高處的空氣必向氣壓較低處流動,因而形成「風」。在夏季,因為太陽直射區域由赤道向北移,致使南半球之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和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更迫擠此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這種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相遇所造成的輻合作用,和原來的對流作用繼續不斷,使已形成為低氣壓的旋渦繼續加深,也就是使四周空氣加快向旋渦中心流,流入愈快時,其風速就愈大;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颱風之結構:
        颱風範圍很大,普通半徑有二、三百公里,在天氣圖上,我們僅能用密集近似圓形等壓線來表示颱風的位置和暴風範圍。從氣象衛星所攝照片可以看出颱風的頂部是大致圓形呈螺旋狀旋轉著的雲,颱風內的風向在北半球是繞颱風中心作反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繞中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在颱風內部,過去由氣象偵察飛機從各種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方向,飛進颱風內部觀測的結果,得知颱風大致為一半徑甚大的雲柱,自頂端至地面的高度不等,曾觀測到有一萬八千餘公尺之高,這龐大的雲柱中央無雲或雲層很薄,沒有風雨現象,這就是颱風眼。從颱風眼向外,離開颱風眼不遠處,雲層最厚而風雨亦最大,再向外風雨漸弱。
•颱風眼:
        颱風是誕生在熱帶海洋上的劇烈風暴,從它的上方看去,就像一個大旋渦﹐一圈圈的雲層向中心圍繞,氣流旋轉速度愈近中心愈快,在中心可看到一個中空無雲的空洞,就是颱風眼。颱風眼的形狀多變化,以圓型與橢圓形居多,有時又不成型或有兩個眼的特殊現象,直徑有小到數公里,大到一、二百公里。一般情形是颱風強度愈強,颱風眼愈清晰。
•颱風強度之定義:
        颱風強度之劃分是依據其中心附近最大風速而定
熱帶性低氣壓 → 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等於或小於每小時 33浬(每秒17.1公尺)即等於或小於7級風。
輕度颱風 → 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小時為34至63浬(或每秒 17.2至32.6公尺),相當於8至11級風。
中度颱風 → 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小時為64至99浬(或每秒32.7至 50.9公尺)相當於12∼15級風。
強烈颱風 → 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小時在100浬(或每秒51.0公尺)以上,相當於16級或以上之風。
        在太平洋海域上,一年到頭均可能有颱風發生,惟通常以七月至九月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