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
    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庆城路,立于闽王祠内。唐天佑三年(906年)哀帝李木兄敕建,高5米,宽1.87米,厚0.29米,碳质黑色页岩,圭形,碑额篆书《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碑文楷书,叙述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政绩。
    贞元无垢净光塔铭福州市保存至今最古碑刻,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乌石山崇妙保圣坚牢塔(乌塔)西南侧。碑首左右刻六虫离,额篆:“贞元无垢净光塔铭”。碑文记述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德宗李适寿诞祈福,而兴建无垢净光塔。塔毁于唐末黄巢入闽战乱,仅存此铭。
    于山碑廊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于山天君殿东西檐下。1980年,市文物部门收集散见重要碑刻而建立,有宋至清代石碑18方。其中有宋蔡襄书“刘蒙伯墓碑文”、南宋绍兴“石敢当”、明张经撰“福州府四学新立学日记”、清林则徐撰“刘家镇墓志铭”及宣统二年(1910年)真神堂碑等碑。
    乌石山摩崖及造像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乌石山,有唐至清代摩崖石刻200多处,分布全山,以邻霄台、天峰台、道山亭等处尤为密集,有篆、隶、楷、草、行书各体。最早的是唐大历七年(772年)李阳冰的篆书《般若台记》。196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般若台记》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1年按原拓重新镌刻。乌石山现存唐代石刻造像。
    于山摩崖石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于山,有宋至近代摩崖石刻一百多段,大部分分布在鳌峰顶、戚公祠等处。鳌峰顶上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吕文仲题名刻石,是福州最早的宋代崖刻。山南的“南较场演武厅铭”是福州面积最大的崖刻。此外,还有宋代“廓然台”榜书、明正德督舶太监尚春题刻、张炜“平远台”榜书和清代官府镇压农民起义领袖蔡牵、朱氵贲的纪事刻石等。
    鼓山摩崖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市东郊鼓山,分布在鼓山山历山则峰、灵源洞、石门、十八景等地。自宋代迄今,计有548段,字体篆、隶、行、草、楷等各体齐全。著名题刻有蔡襄、李纲、朱熹、赵汝愚等人手书真迹。最早的是镌于喝水岩的宋庆历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纪游题刻;最大的是榜书“寿”字,高4米。摩崖石刻大部分保存完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