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波山公园中,在三开对称、硬脊斜坡、黄琉璃瓦盖的仿古牌坊建筑。主体建筑上有楚图南书“伏波晚棹”的匾额。“伏波胜境牌楼联”由现代书画家、教授张安治撰并书。悬挂于“伏波胜境”牌楼楹柱。四屏条,各高202
厘米,宽39厘米。草书,字径9厘米,共264字。联语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双线铺陈。叙 桂林的自然地貌,追朔到“洪荒初辟”时期;说桂林的人文历史,则远涉修凿灵渠的始皇
年代。山川风光、历史文物、神话掌故,交错杂陈,有骨有肉,多姿多彩。多视角的描绘, 使联语中的桂林山水更为幻化神奇,富有立体感。却又引导你从梦幻般的神游中脱出,回
到“万柳成荫”、“绿迷农家”、“红遍牧野”的现实,看“阵雨虹垂”,“重霄鹰舞”、 “青罗带绕”、“碧玉簪新”。面对这一幅美妙画卷,叫人为何不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呢!
作者调动诗、词、曲、散文的写作技巧,运用排比、明喻、隐喻等修辞手法,采用3、4、6、 7交错句式,使联语起伏跌宕、曲折回环。有景有情,有形有神,亦诗亦画,体现了作者是
画家亦是诗人的艺术家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