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温泉,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泥塘村、矮岭溪畔,距桂林137公里 。从县城驱车,沿龙城公路溯桑江河畔漫驶32公里,即可到达温泉。
旧县志记载:“盖温泉含有硫黄素,可治皮肤疮毒,水质洁白,无臭味。故斯泉虽在深林菁莽之间,而远近游者、仍不绝于道。可见,龙胜温泉早已闻名于世。
温泉四周,群山环抱.在约5平方公里的森林里,间有股股清泉从高处飞泻而下、犹如飞练舞空,景色清幽,温泉在浓郁的绿荫之中,泉水顺着山崖石壁中源源倾泻而下,流进一上一下,紧紧连接的两个天然石盆里。石盆从崖壁根脚以近60度角而逐渐伸敞开来,迎面一具断裂巨岩横亘而阻,把泉水严严堵住,形成两个能容纳五、六个人同时沐浴的大浴盆,盆底光滑,呈浅赭色。旁边有一清澈的溪流。刚好分流一半冷水注入两个盆内,将近45-58度的温泉水掺个不冷不热,恰到好处。坐浴石盆中,水位刚冒过肩头,泉水徐徐绕身流过,从下方出水口流出,盆内始终保持清爽无浊。随着旅游的发,温泉涌处已砌石为池。
温泉流量不小,枯水季节仍有0.5个流量。据计算,一个小时可流出180吨.可建一个储水最为180立方米,能供50个人同时洗澡的浴池。
当地瑶族同胞称温泉为“神水”,极为赞美,备加爱护。原来,这一带地质属于古老的寒武系、南自白崖岭、北至天鹅界,形成一条数十公里的断裂带,此带便是形成温泉的主要通道。从地表往地壳深层,每下100米,地热温度约增3℃,地壳深层的热气沿渐断带上升至潜水带,使地下水变热;热水再沿岩石中节理裂隙运动,在适当部位露出地表,就形成了现在的温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