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银川市西边的贺兰山东麓,北起泉齐沟,南迄银巴公路,东西宽4公里,南北 长约10公里,在40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坐落着西夏王陵9座,陪葬墓70余座。包括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献陵、显陵、寿陵、庄陵、康陵等。
西夏王陵仿巩县宋陵而修,每一座都是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庄严肃穆,高大雄伟,每座陵墓面积在10平方米之上其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现在陵区的地面建筑,大多成为废墟,但是黄土夯筑的灵台、鹊台、角楼、神墙等,还巍然屹立。依稀可看出陵园的布局和建筑特点。它独特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陵台、墓宝、碑亭、角台四个方面。
陵台是王陵主体建筑之一。西夏王陵全为塔式,反映了汉族佛教文化与党项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的,古朴而神秘,被外国友人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墓室(或称地宫)的形式,与古汉族唐宋皇陵基本相同。由角道、中宝和左右自室组成,深达24.6米。
王陵碑亭位置在鹊台之后,月城之前,在布局上采取对称格局。
王陵的角台是独特的建筑,每座都有四座角台,角台之上建有楼阙,这样自成一体的建筑,极其罕见。
陵区中除了九座帝陵之外,还有70多座大小不一的陪葬墓,墓主系西夏王朝各级重要官员,以墓主生前的地位不同而墓的建筑形式和规模也不同。这些差别反映了
西夏王朝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现在,游客们可乘坐马车从东面进入陵区,游览陵园遗址和观看由“西夏王”现身说法的激光影片,介绍西夏朝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