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位于岱顶北,直线距离为6.3公里,山径盘旋20余公里。有公路与泰城相通。寺东南有莲花峰、香炉峰、周明堂故址、天井湾;西为摩天岭;南临卖饭棚子;北依返倒山、长城岭。群山环抱,密林掩映,高崖飞涧,人迹罕至。
谷山玉泉寺北魏僧意创建,金代僧善宁重建,元代僧普谨增建七佛阁,后屡兴屡废。古时山民曾在峪内拾到罗汉像,因名佛峪、佛谷。又因南有谷山,东有玉泉,又名谷山寺、谷山玉泉寺,俗名佛爷寺。今遗址内存碑碣10块,周围有千年古栗树20余株。院内原有大雄宝殿,中祀释迦,侧立十八罗汉,四周有壁画。正殿祀唐初
政治家魏徵等。“文化大革命”中毁,今为玉泉寺景区立新林场驻地。台前有古银 杏3株,传为唐植,高大蔽日。树下有元代杜仁杰撰、严忠范书《重修谷山寺记》碑及明代《田园记》碑;树后墙内嵌金代《谷山寺敕牒碑》,1984年移岱庙东碑廊。
正殿东侧山冈上,原有药师七佛阁,内祀大医王佛和释迦、毗婆尸佛、尸弃佛、 毗舍婆佛、拘偻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等,阁毁于清代。今存元代至元年间阎复
撰、李谦书《药师七佛阁记碑》。碑北有古松一株,蔽荫山冈,名一亩松。寺东有苹果园,园内石砌地堰下有古泉,大旱不涸,俗称八宝琉璃泉。泉侧嵌碣,金代大学士党怀英隶书“玉泉”。1983年夏,暴雨毁堰断碣,1988年整堰复立。寺西山腰
有党怀英撰书并篆额《谷山寺记》碑。寺两侧山冈上均有天然石大脚印,俗称东、 西佛脚山。寺南为佛谷,谷南是恩谷岭,又南是谷山。谷山屹耸特异,绝顶孤松挺
秀,耸立霄汉,俗名定南针。顶的西北部有二金矿洞:一在东,悬崖上下两穴,水 自崖顶下流;一在西,幽深出水,人不能入。《岱史》称“金丝洞”,传为元初长
春真人丘处机炼丹处。洞外石多裂纹,多紫石英和水晶石。顶西南有黑闼石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