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 |
位于扶风县城北约15公里的法门寺镇,距西安约120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轰动:1987年在修复砖塔而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唐代深藏后遗失千年之久的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奉舍利的大批唐代珍贵文物,消息传出,轰动了国内外,被誉为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是佛教史上的一大盛事,特别是四枚灵指的再现,引起了佛徒们的强烈反响。 碑文:据地宫里的碑文记载,佛指舍利一直藏在法门寺塔基内,从北魏到隋代、唐处曾几次打开塔基请出供奉。唐高宗曾将佛舍利迎至洛阳,武则天也曾映请供奉在她所建的明堂;肃宗、宪宗历次映奉到皇宫,每隔三十年开一次,其迎奉场面之宏大,礼仪之隆重,盛况空前。 法门寺:法门寺山门正队崇正镇的南门,山门为唐代寺院五开间城楼式,门内左右有钟、鼓楼,钟楼内所悬挂的铁钟系明代铸造,重1.8吨。五间铜佛殿正对山门,殿后是法门寺塔,塔后有三间正殿,殿内终日香烟缭绕,一派佛地庄严气氛。 法门寺塔:1988年重建,塔高41米,分十三层,平面呈等边八角形,全部有青砖砌成。塔的底层正面高悬“真身宝塔”。地宫:总长约21米,面积31.84平方米,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供奉佛祖舍利的地下建筑。 佛骨舍利:舍利,是指佛身火化后的遗物;真身舍利又称“灵骨”或“金骨”。法门寺地宫中发现的佛骨舍利共有四枚。双窝青石:在法门寺,熟悉中国戏剧的人自然会想起京剧、秦腔中的传统剧目《法门寺》、《拾玉镯》;现存寺内大殿前的一方双窝青石,传说是明代人宋国士的女儿宋巧娇为了给胞弟兴儿伸冤,在法门寺闯銮驾告状时“直哭得一寺松柏落针叶,满天飞鸟动哭声”,连膝下跪着的石板也软化如泥,留下了两个圆圆的膝盖印。 法门寺博物馆:在法门寺西侧,由多功能厅和珍宝阁组成。精选300多件展品,其中有佛经、碑石、瓷器、琉璃器、茶具、法器、金银器、八宝重函、壶门玉棺等绝世珍品。 地 址: 扶风县城北约15公里 门票价格: 18元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