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 |
药王山位于西安北约100公里耀县东,原名五台山,由五个小峰峦组成,海拔812米,因唐代名医孙思邈隐居于此,孙被道教尊为祖师之一,称为"药王"、明代改此山为药王山。山上除有关孙思古迹外,更以摩崖造像、碑刻著称.建明代的北洞药王大殿内,立碑五通,即著名的[千金宝要]、[海上方]、均为明隆庆六年(1572年)所刻,上载有常用药方千副以上.[海上方]刻有枕上记、养生铭、有保健养身知识和单方120副.半山静应庙内有宋、金、元各代碑石多通,为耀县碑林的组成部份.北洞之东沿山有"摩崖造像",均为隋、唐雕凿,佛像姿态优美,形象生动,线条流畅,为有名的古代石碑艺术,药王洞石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