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森林公园 |
西山位于昆明城西面约15公里处。远看万绿丛中亭台楼阁,红墙绿瓦,寺庙山![]() 华亭寺 华亭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为西山森林公园景区的中心。进得山门是一个宽阔的庭院,院中有一荷池用作放生。院的一面建有钟楼台,其楼阁门窗镂空雕花,是民国初期的高僧虚云和尚主持建造的,为三层楼高。钟楼下有门也可进出华亭寺。寺有天王殿及大雄宝殿。 大殿后的两侧廊上镶嵌碑碣,多与华亭寺的史迹有关。华亭寺原是大理国节度使高智升的别墅。当年他的后人高贤、高政兄弟来游,见“霄云霭霭,壮如华盖”,一时高兴,便以“华亭”为名。元代延祜庚申(1320年)高僧元峰曾在此结茅传经。癸亥春(1323年)首建大光明殿,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到1334年为寺的初盛阶段,后又相继整修。在明代天顺年间,钦赐名曰“华亭寺”。(见陈宜《敕赐华亭寺碑记》),接着明清时又几经重修,辛亥革命后,唐继尧请主持鸡足山的高僧虚云大师来华亭寺主持拂事,超渡诸役阵亡将士,事毕,虚云主持寺重建,大殿两侧增塑五百罗汉。此时华亭寺更名为“靖国栖云禅寺”。但老百姓仍叫它华亭寺。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大学者杨慎(升庵)游华亭寺时留下一幅对联:“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柱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有情有景,诗意盎然,仿佛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旅游中读读这些好的楹联,令人游兴大增。 太华寺 从华亭寺出来不远,就到太华山山腰的太华寺,太华山是西山最高的山峰。太华寺初建于元代。开山祖名玄鉴(1276~1312)。太华寺又叫佛岩寺,在昆明佛教丛林中声誉较高。从华亭寺到太华寺只相距1.8公里路,有平坦的公路相连,从山间小路也可到达太华寺。小路可缩短路程,但最主要的是小路于松竹林间穿行,野趣会给游人增添不少的乐趣。太华寺前,有老银杏树,相传此树是明建文帝所栽种。太华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缥缈楼、一碧万顷阁、水榭长廊及南北厢房组成。 殿内天井中,有古茶留存,玉兰花是后种植的。每当冬末春来时,玉兰朵朵白如膏脂,山茶吐艳如火如荼。在暖暖的春光里,玉兰、山茶遥相辉映,引来万紫千红。花木繁盛是太华寺的一大特色。寺的正殿塑有释迦牟尼——如来佛,檐下悬着一块题“如如不动”的巨匾。由大殿旁曲折层叠而上,来到了建造雄伟的缥缈楼。此殿面对滇池,背靠太华山,视野开阔,既可近看山间云蒸霞蔚,又可远眺滇池碧波帆影。游客至此无不为之心旷神怡。 大殿南北两侧,各有二层殿堂。北侧旧为“思召堂。”大殿南侧,与旧思如堂相对,为映碧榭。在寺内,若要观赏湖光山色,还有一处好地方,那就是“望海楼”。 在太华寺,除了古迹、赏花、观海外,入夜还可登上“望海楼”,遥望昆明城内万家灯火及月光下滇池的粼粼波光。小住一晚,早起可看旭日东升,朝阳跃出滇池水面,万道金波辉煌壮丽。 有人用“屋在天边住,人从壁上来。侧身一回顾,妙镜豁然开”的诗句形容三清阁寺观位置的高险。在聂耳墓以南约一公里的陡峭山崖上,琼楼玉宇般的建筑便是三清阁。这里笔陡的罗汉崖上接云天,下临滇池,松柏苍天,层层殿阁沿山岩而建,壮观雄伟。寺前白云飞,泛舟碧水流,瑰丽的景色,从公路到“三清境” 石坊,要上七十二道台阶,石坊的正面额曰:“罗汉崖”。这“罗汉崖”指的是突出的怪石就像罗汉的脸。坊的背面曰:“三清境”。过坊来到“灵官殿”,里面塑有道家的护法神灵官,名叫王善,宋朝人。相传因他为人正直,主持公道,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是天上人间的“纠察”。在上台阶向北走,到三清阁,阁有楼,传说这里是元梁王避暑宫旧址,现在成了茶室。游客到这里可喝壶清茶,歇歇气再继续往上走。再上去就来到了一个平台,过去原是真武殿。路边有个龟蛇石雕,叫“青蛇缠龟”。龟蛇代表着长寿,要想延年长寿,到了这里用手摸摸这“青蛇缠龟”据说就能如愿以偿了。在真武殿的后面有一小泉,叫做“孝牛泉”。孝牛泉之上,有七圣殿、玉皇阁等,这些寺观,大大小小十多处,其中最险峻的是太极宫,建在“普陀胜景”坊上面的悬崖上。 从孝牛泉的南侧石道起,便进入了龙门景区。三清阁至龙门门票价10元。 龙门 从三清阁开始再往上走,就进入了整个西山最为让人称厅叫绝的部分,这是一段完全在石壁上开凿出来的工程包括石阶、石道、石坊、石窟、石雕、石刻等,最顶端就是称为龙门的一个石窟。龙门地势高而险,壮而厅,上接云天,下临绝壁,被称为西山之绝。整个龙门的工程始于1781年,缍1853年,历时72年。工程既险峻又艰巨,集奇异与精湛为一体,在海内外均享有盛名。为了便于客人游览,1984年,又新劈了一条迂回栈道 ,新建了小石林、凌虚阁、迎曦亭乖景点。不久前又开通了由太华山庄到龙门的空中缆车,大大地方便了旅游者。到西山游览当然应该到龙门去。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