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飞龙佛塔
    位于就洪市西南60公里的曼飞龙村北后山上,又称“金刚宝座塔”。傣语为“塔糯庄龙”“塔糯”意为“笋塔”,是大头笋塔之意。此塔建于傣历565(公元1203年),相传为勐龙头人祜巴南批主建,设计者是三个印度僧人。主塔高16.29米,八个角由8座5米高的小塔托拥;9座塔身均呈葫芦形,为实心砖石结构。主塔由基座、钟座、覆钵莲花、蕉包、宝伞、风标8部分组成。每座小塔塔基前方都有一个卷筒式佛龛,里面有石雕佛像。佛龛外壁上方也有佛像浮雕,边沿与四周亦刻有动植物和云团浮雕花纹。整座塔形如雨生春笋破土而出,参差有致,结构庄重,色彩雪白如玉,因位于曼飞龙村,形似春笋,故名曼飞龙笋塔。
    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曾传教到此,在一块崴上啃下一个脚印,后来,有爷孙俩人用佛祖的骨灰来奠基,在伸缩祖留下脚印的地方建 起了这座佛塔。故又有撍祭紨(爷孙塔)之称。塔的南侧有两层佛龛,璈里面有两尊佛像和嵌在岩石上的脚印。脚印宽58米,长80厘米,均上了金粉,灿烂夺目,金光耀眼。脚印前有一水井,水质清洌,永不枯竭,用禅杖戳出来的圣水,用了可以消灾免难。因此,直到今天,游人到了泉边,都要掬一捧清泉水,喝上几口,洗洗眼睛耳朵,以期得到佛祖庇荫,耳聪目明,清洁平安。
    曼飞龙佛塔,是古代傣族人民吸收其他民族建筑风格创造出来的民族建筑艺术,是中国少有的古塔清品,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