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通史序

  • 白文對照
  • 作者簡介
  • 導讀
  • 學習園地
原文第 1 台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而舊志誤謬,文采不彰,其所記載,僅隸有清一朝;荷人、鄭氏之事,闕而弗錄,竟以島夷海寇視之。烏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且府志重修於乾隆二十九年,臺、鳳、彰、淡諸志,雖有續修,侷促一隅,無關全局,而書又已舊。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台灣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其被囿也亦巨矣。  
語譯第 1 台灣本來是沒有歷史的記錄,荷蘭人首先來開闢它,鄭成功父子接著來建設它。清朝又繼續來經營它,開發各種物資,確立各種制度,因而能夠建立我們台灣宏大的基業,到現在已經有三百多年了。但是舊有的古籍文獻記錄失真,文詞也不通暢優美。它所記錄的,只是屬於清朝這一代的歷史事件;荷蘭人及鄭成功父子的事情,卻遺漏而沒有記錄下來,竟然用島上未開化的民族和在海上搶劫的盜來看待他們。唉!這不是舊歷史文獻作者的罪過嗎?更何況台灣府志是在乾隆二十九年重新修訂的,台灣、鳳山、彰化、淡水各縣志廳志,雖然後來有人接續編修,卻只侷限於一個小地方,和台灣整個歷史事件的了解毫無關聯,而且這些歷史文獻資料又已經陳舊了。   
原文第 2 夫台灣固海上之荒島爾!蓽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顧自海通以來,西力東漸,運會之趨,莫可阻遏。於是而有英人之役,有美船之役,有法軍之役,外交兵禍,相逼而來,而舊志不及載也。草澤群雄,後先崛起,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而舊志亦不備載也。續以建省之議,開山撫番,析疆增吏,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勵教育,綱舉目張,百事俱作,而台灣氣象一新矣。 
語譯第 2 台灣本來只是海上的一座荒島罷了!先人乘著柴車,穿著破衣,來開墾山林,一直到現在,後代子孫仍然仰賴著先人這種艱辛創業的精神。但是自從海運開始航行以來,西方的勢力影響到東方國家,潮流的趨勢,是無法阻止的。因此在台灣接二連三發生英國人引起的戰役,發生美國船艦引起的戰役,發生法國軍隊引起的戰役,外交事件、戰爭禍害,接連不斷逼迫而來,可是舊有的歷史文獻都來不及記錄。在鄉野間起義的英雄們,先後的奮勇起義,像朱一貴、林爽文以後,經常引發戰爭,血流成河,他們以反清復明作為藉口,可是舊有的歷史文獻也沒有詳盡的記錄。接著因有改建行省的建議,開發山地,安 撫番民,劃分行政區域,增設官吏,區分田地的界限,籌設軍事防務,按照土地肥沃貧瘠的情況,興辦各種農產事業,獎勵教育,重要的大綱既經提出,細節也都張列,一切事業都完全興辦,而台灣也就有煥然一新的景氣了。
原文第 3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多可採;然則台灣無史,豈非台人之痛歟? 
語譯第 3 歷史,是民族精神的所在,也是人類行事的歷史借鏡;也代的興盛與衰亡,風俗人情的文明與野蠻,政治的得當與誤失,物產的豐收與空虛,都保存在這部歷史文獻裡。所以凡是文明進步的國家,沒有不重視自已國家的歷史。以前的人曾經說過:「一個國家可以將它滅亡,而這個國家的歷史卻是無法消滅的。」因此郢人的書信,燕人卻穿鑿附會的加以解說,到現在還保它原來的名稱;晉國的歷史文獻乘和楚國的歷史文獻檮杌,其中記錄文句內容也有很多可以採信的;那麼台灣沒有歷史文獻,難道不是台灣人的悲哀嗎? 
原文第 4 顧修史固難,修台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何也?斷簡殘編,蒐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徵文難。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則考獻難。重以改隸之際,兵馬倥傯,檔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則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而有所不可。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是台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   
語譯第 4 只是編修歷史本來就是一件很因難的事,編修台灣的歷史更是因難,在今日才來編修尤其是難上加難,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殘缺不全的典籍文獻史料,蒐集網羅起來更是不容易;資料內容文字脫漏,可疑的可信的內容互摻雜在一起;這是取證於典籍史料的記載有困難的所在。閱歷豐富而且通曉事理的先賢先輩都已離開人世,沒有可以商量請教的對象;民間街頭巷尾的傳說,事情內容大部分不確實;這是請教於熟悉掌故的地方耆老有困難的所在。再加上割讓給日本的時候,戰爭紛亂頻仍,官署中分類庋藏的檔案全部遺失了;而民間私人收存的資料也大半在火災中被燒燬了,那麼想要取得國家寶庫珍藏的典籍文獻,用來完成一部亂世不朽的著作,卻有無法辦到的實際困難。可是趕在現在即刻著手去做,還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如果再經過十年二十年以後才開始編修,那才是真正有難以下筆的困難了,如此台灣三百年的歷史將無法明確告訴後代子孫,這又難道不是我們現在這一代人的罪過嗎?
原文第 5 橫不敏,昭告神明,發誓述作,兢兢業業,莫敢自遑,遂以十稔之間,撰成台灣通史。為紀四、志二十四、傳六十,凡八十有八篇,表圖附焉。起自隋代,終於割讓,縱橫上下,鉅細靡遺,而台灣文獻於是乎在。 
語譯第 5 我連橫雖然不聰敏,但曾經謹慎明白的向神明禱告,發誓要完成這一部歷史著作,心中戒慎恐懼,自已不敢稍有懈怠,於是用十年的時間,編寫成這一部台灣通史。分為紀四篇、志二十四篇、傳六十篇,總共八十八篇,另外附有圖表。編寫年代從隋朝開始,寫到割讓給日本為止,其中無論在空間上或時間上,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都沒有遺漏,而台灣的歷史文獻都保存在這部書裡面了。  
原文第 6 洪惟我祖先,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
語譯第 6 深思著我們的祖先,渡過大海,進入荒蕪偏僻的地方,來開墾台灣這塊土地,為了後代子孫的生活創造了萬年的基業,他們開疆闢土的功勞真是偉大啊!追思緬懷祖先的恩德,深切顧念著未來的前途,就好像徒步涉過深水,我的內心更加戒慎惕勵。唉!想一想吧!所有我許多賢能的志士們,及我的諸多親朋好友,只有秉持仁愛孝順的美德,本著正義勇氣來奉公行事,用來發揚台灣的民族性,這就是我寫這部台灣通史的目標啊!盤旋飛舞的海洋,美麗迷人的寶島,我們先王先賢的偉大使命,實在是依託在台灣這塊寶島。 
連橫(1878年2月17日-1936年6月28日),字武公,號雅堂,又號劍花,台灣台南人,生於清德宗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年〉,卒於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享年五十九。連橫十三歲時,父親給他一部續修臺灣府志,並期勉他:「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這對他後來立志為台灣撰史,有重要的影響。光緒二十一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更激發他強烈的民族意識。民國三年,到北平國史館任職,因盡閱館中所藏台灣檔案和資料。冬天返抵台灣,開始整理所收集的台灣史料。民國七年,完成台灣通史。著作尚有台灣語典、台灣詩乘、劍花室詩集、劍花室文集等。連橫能詩能文,對於台灣文獻的保存,有其貢獻。連橫著有《台灣通史》一書外,同時也是台灣日治時期的著名詩人。

本文首先敘寫作史的動機,其次敘寫撰著時所遭遇的困難,接著說明著書的體例,最後抒發自已的情懷。文中蘊含作者愛國愛鄉的熱情,及對祖先渡大海以開墾台灣這塊士地,為後代子孫留下萬年基業的感歎。

   作者認為身為一個台灣人,在「追懷先德,眷顧前途」時,最好的憑藉就是歷史,因為歷史是民族的精神,人群的借鏡,所以本文表面上看是為序史,實際是藉著歷史用來發揚台灣的民族性,保存文化的使命感。

   本文首先開頭以否定語氣,說明台灣「無史」。所謂「無史」,是指沒有完整的歷史文獻,先從反面指出舊史的殘缺下筆,以逼出正面主要的意義;再由正面轉入反面,敘寫所遭遇的困難,以逼向正面成書的決心與著書的體例,造成峰迴路轉的效果。
本文討論
本文在動機部分,首先用極強烈的否定語氣,斷言台灣無史。然後又說明「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指明實非無史,此種啟人疑竇,自反其說的寫法,立即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接著才說明「無史」的理由:一是舊史記事有闕,言「僅隸有清一朝,荷人鄭氏之事,闕而弗錄。」二是修史記訑不全,言「台、鳳、彰、淡諸志,…侷促一隅,無關全局。」三是未有新史出現,言「外交兵禍,相逼而來,而舊志不及載也」。故所謂「無史」,是指沒有一部完整的歷史,可記錄先民對台灣的貢獻。一部能夠稱為「史」者,內容必須包含「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在歷史記錄的文獻中,使薪火得以相傳。如果一個國家民族擁有一部完整的歷史,即使國家滅亡了,仍有復興的希望之火可以點燃。連橫親身經歷台灣割讓給日本的亡國之痛,故在本篇序文裡,說明他撰寫台灣通史的目的,在於復興國家民族,他說台灣沒有歷史,難道不是台灣人的悲痛嗎?意義就在於此。在撰寫時所遭遇的困難部分,說明徵文與考獻等方面的困難,正因為知難行難,更突顯其對國家民族的大愛。

   本文之所以動人,除上述者外,要歸功於修辭技巧的純熟,使文情、氣勢自然流露出來,如首句常常用「固」字,以便於在說明「無史」、「荒島」、「修史難」時的語氣更趨加強。如激問法:「此非舊史氏之罪歟?」「豈非台人之痛歟?」「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經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問,更加強化文章的感染力。如大量使用排比句法:「荷人啟之,鄭氏作之」、「代之盛衰,俗之文野」等,使文章在錯綜間有整體之美,更強化行文的流暢與氣勢。本文情理兼顧,篇幅雖短,讀其文如見其人,如見其書,如見其史,而民族大義,亦迴蕩於讀者心中,無法磨滅。台灣的多元文化,具有開放性的海洋特質,由於歷來政權的變動頻仍,先後有南島文化,荷蘭西班牙文化,明鄭及清代文化,日據時代的文化,以及民國以來的美國商業文化等,相互激盪融合成具有包容性的有機體;吾人當去蕪存菁,保存既有的文化特色,進一步達到國際化的目標。
相關閱讀
序文“其為體有二:一曰議論,二曰敘事。實際上這兩種類型的序文沒有絕對的界限,只能說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而許多優秀的序文,又往往具有抒情的色彩,因而成為文學史上散文作品的名篇。以議論為主的著名序文,如宋代散文家歐陽修所寫的”五代史伶官傳序“,就是一篇既具有識見,又飽含感情的名文。文章對五代時後唐莊宗的成敗作了深刻的剖析,得出了國盛衰在人而不在天的結論。
多媒體資料
洪澤南老師傳統吟讀(四聲八音)
40連橫臺灣通史序.W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