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主語的提問句型 -- 問句 + 答句
ex.: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從先秦到明清的古文裡,「主語 省略」都是常見的文法現象。例如在《孟子‧盡心》篇:「君子有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個句子,省 略了主語「君子」。
當詩文中呈現問、答的情境時,常常出現問句或是答句 省略主語的現象。在一問一答的對話描敘時,常常在首句出現「問」這個動詞,而在次句直接回答,答語的主語常常承上文而省略。這種行文的特色,原因是為了使 句子的文意簡鍊,而節奏分明。例如〈桃花源記〉中敘述桃花村的村人問漁人從何處來,漁人就詳細地說明了一番。其中主語「村人」、「漁人」都省略了:
問所從來,具答之
可以還原為:
(村人)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
例句1: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這是陶淵明〈飲酒〉之十三中的詩句。其中省略的是(別人)問:「你怎能達到如此的境界?」(我答):「因為心靈遠離塵俗,自覺地處偏遠!」
由於在問答中省掉了主語,使得整首詩更洋溢著自然樸質的風貌,讀來頓時忘卻人我,陶然共忘機。
例句2: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出自唐代詩人賈島〈尋隱者不遇〉的名句。其中第一句省略了主語:我,第二句省略了主語:童子。
這二句簡易空靈的詩句,也預先為後面的三四句作了出神入化的情境導引:「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