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動新世代教育希望工程─親子集
陽光世代 教導新技巧
因為社會的環境急劇的改變,現在的孩子所接觸的環境比以前的孩子接觸的環境更複雜,所以孩子們的頭腦也被環境訓練的很靈光,什麼古靈精怪的想法都可能會存在於孩子的小腦袋當中,但是青少年孩子們是非判斷的能力尚未建立,人際交往的分寸也不大會拿捏,遇到複雜的情況與困難時,常不知如何是好。在這些時候,孩子們格外需要父母的幫助與支持,身為父母,應該要抱持開明的心胸與輕鬆的態度,好好的與孩子們討論如何面對眼前的困境。如果您在孩子犯錯時,總是以責罵代替支持,並且讓孩子感覺到沉重的壓力,不但沒有辦法培養孩子面對困難的韌性,更會拉遠親子之間的距離。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要製造一種快樂輕鬆的氣氛,讓孩子總是在溫暖的氣氛當中中長大,除此之外父母應該以身教言教作為示範,讓孩子學習到一些重要而健康的價值觀,例如樂觀、快樂、放鬆等……,並時時鼓勵、支持您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不可言喻,許多人擁有心理疾病以及犯罪的人,往往因為孩童時期就沒有培養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導致日後的行為偏離正軌,甚至犯下不可彌補的大錯,因此,如果做父母的從小就能幫助孩子培養正面積極的人生態度,讓他從小就能夠肯定與喜愛自己,逐步培養對自己的信心,日後孩子就能順利邁向健康快樂的康莊大道。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正面積極的人生觀呢?首先,父母要注意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責備中成長。許多父母對於孩子們的錯誤常常會過度反應,只有孩子一犯錯,就大驚小怪,嚴重責罵,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父母應該要包容孩子們不小心的錯誤,並且從錯誤中讓孩子們學習:「犯錯了要怎麼解決?」「下次要注意什麼才不會再犯錯?」「從這次錯誤中獲得了什麼啟示?」除此之外,還要藉機教育孩子不要害怕犯錯,失敗了只要再爬起來,並且謹記教訓,下一步一定會走的更好。
其次,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應該避免用命令的口吻。許多父母常以孩子不懂事為由,為孩子做一切的決定,一個口令一個命令的全權掌控孩子的生活。這種教導方式其實大大剝奪了孩子們的學習機會,也無法從中培養孩子們對於事情的責任感。與其命令式的完全掌控,不如在事情開始前,仔細跟孩子們交代事情的處理過程以及前後因果,讓孩子可以從中學習。當孩子比較懂事時,甚至還可以把決定權交由小孩,讓他們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從做選擇中學會承擔以及負責。父母以輔助的角色取代支配角色,是比較好的教導方法。
此外,適時適地的誇獎孩子,將造就孩子自信的一面。中國文化崇尚謙虛,父母們通常不會在公共聚會場合稱讚自己的小孩,反而還會說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至於私下相處的場合,一般台灣父母也較吝於誇讚。如果能夠把握適當的機會,在某些時候給孩子們平實的誇獎,可以幫助他建立自信心,並且更有做好的動機。
此外父母教導孩子時,一定要有耐心,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如此一來容易揠苗助長,給孩子太多壓力,造成孩子的反彈,也不要過度干預孩子的私事。中國的家庭親子關係非常緊密,父母常常不小心就開始主導小孩的人生:要上某某補習班才會考得好!要學鋼琴才會有氣質!衣服要穿怎樣怎樣才有朝氣……。父母過度的介入孩子們的生活不但不會使小學習成長,甚至常常做出了不適合小孩的決定。
此外,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態度要明確,不能曖昧模糊。和孩子相處時,父母的的立場和態度千萬要明確,標準不一與情緒化是最大禁忌。小孩子還未懂事時,會以父母的態度當作標準,也相當在意父母的情緒,如果同一件事,父母態度前後不一,甚至矛盾,都會導致孩子價值觀的混亂以及待人處世時的迷惑。因為標準不確立,孩子只好時時注意父母的臉色,這種模式會造成孩子的信心缺乏,也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除此之外,父母的標準不一也會破壞親子間的信任關係。
最後,身為父母,其實不應該用「小孩是我的所有物」的觀念來看待親子關係,而應該平等對待,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可以試著從「朋友」角度切入,不只是停留在「父子」、「母女」之間的倫理關係。父母應該試著欣賞孩子們的創造力以及思想,對於孩子們的所作所為,不應該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評價,而應該配合孩子的個性與興趣,指導他們正確的態度與發展的方向。對於孩子們的多元未來,也不必太過操心,應該輕鬆以對,讓孩子面對自己的生活與人生。和孩子相處時,應該用包容心慢慢引導孩子,讓孩子用自己的獨特的腳步前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