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動新世代教育希望工程─親子集
陽光世代 不要盲目的補習 沈芯菱編著
雖說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擁有「知識」就是擁有最佳的競爭利器,但是面對台灣朝令夕改的教育政策,無論家長或教師都對未來的教育品質感到憂心忡忡,為了不讓孩子淪落為教改下的犧牲品、白老鼠,家長們紛紛絞盡腦汁、用盡各種方式以提昇孩子的競爭力,對家長而言,最加強競爭力最普遍的選擇就是送孩子到補習班,甚至有些父母見別家的孩子都去補習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也將孩子往補習班丟,絲毫不考慮補習對孩子的必要性,其實這種盲目補習的作法是十分要不得的。
何謂補習?一方面確實是「補充學習」;另一方面則變相成了「補求心安」,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坊間盲目地提供各式各樣的才藝班、安親班、課輔班、家教班等的課程,霸道地佔據了孩子個人自主運用的時間,讓孩子整天跟著別人安排的進度走,當沒有自己的學習進度時,又怎麼能保證他能將所學的知識確實吸收消化呢?補習文化充斥造成孩子沒辦法自主,整天「忙忙忙」又「盲盲盲」,像個無頭蒼蠅整天跟著別的孩子補來補去,補的疲憊不堪但是學習成效也未必有所增進。因而為了讓孩子的未來能健全發展,補習要適時適度,不過早讓孩子進補習班也不過量補習,並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讓孩子心甘情願的去上補習班。
若要孩子補習時,應同師長了解孩子學習現況,視孩子的個別差異彈性調整補習方式,父母應該確實地與導師詳談協商,主動去瞭解孩子的在校表現與學習狀況,是否到了非補習不可的地步,依照孩子真實的需求程度,妥善安排合理的補習時數與科目,並與導師頻繁的互動,保持密切聯繫,觀察其補習後的進步情形,因應孩子的個別學習差異再作彈性的調整,如果孩子的學習成效有顯著的進步與成長,則可考慮繼續相同的補習課程;如果孩子的學習成效沒有明顯的改善,則父母要與導師檢討改進補充學習的方式,並與孩子溝通,改善其學習的心態。
在補習的過程父母應聆聽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亦師亦友的角度,鼓勵、支持並協助孩子找出學習上的障礙,並澄清孩子自身學習的目的與價值,再引導孩子自我挑戰、自我比較,培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採取硬性強制的高壓手段,實行強迫的補習
或給予過度的補習,否則容易造成反效果,因壓力過大而抗拒學習、不願成長,如同一個皮球,拍得愈使勁、愈用力,其反彈作用力就愈大。所以親子應該一同商量,討論補習的意義與優缺點,盡可能地達成共識,更重要的是,應尊重孩子意願與抉擇,與孩子一起商量出一套適合孩子的補習課程。
父母必須意識到升學不是孩子唯一個人生目標,讓孩子的未來可以有更多元、更適合孩子本性的發展,所以父母應該致力於開發孩子的各種潛能,畢竟「行行出狀元」、「條條大路通羅馬」、「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名言錦句都在再顯示多元的趨勢,所以父母應先澄清自我的價值觀,明白升學不是唯一的考量,才能耐心地幫助孩子找出興趣所在,培養其某方面的能力,再藉由某方面的能力所產生的自信,來激發課業學習上的信心,萬萬不可一味地責罵或施壓,畢竟當孩子產生課業上的挫折感時,最需要的是,父母必須無條件的關注與鼓勵。
父母應該破除補習萬能的迷思,補習班雖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最有系統的資料,但那是替代學習及填鴨式的教育,死記硬背只會讓一個人的思考僵化。而真正的學習是要靠孩子本身,畢竟沒去補習卻可以名列前茅者,大有人在,孩子自己歸納整理、理解吸收所學知識,才能更進一步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是故,唯有學會補習班歸納整理的功夫與讀書的技巧,才能獲益匪淺。
最後,父母需同時關心課業與交友狀況,因為人際關係的經營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課業,同儕之間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將孩子送往補習班的同時,更要注意是否容易因交友不慎,而誤入歧途;或是因為惡性競爭,產生價值觀上的偏差,當孩子出現對分數斤斤計較、為提高分數不擇手段、一味與別人做比較等等狀況,父母要及時的導正。儘管孩子的課業重要,但人格健全發展更重要,唯有多付出一分關心,孩子的行為才會少一分偏差。
如今社會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知識代表著力量,而教育是提升競爭力的不二法門,各國莫不致力於教改。在效法先進歐美國家教改的同時,我國學校教育的改革卻連帶促使補教業蓬勃發展,這是否暗指學校教育的功能逐漸失信於民眾?此一狀況實在值得我們痛定思痛,來檢討教改的弊端。更重要的是應確實地與導師詳談協商,尊重孩子的意見與意願,不可盲目地以升學為導向,更要破除補習萬能的迷思不將孩子的教育全權委託補習班,同時關心孩子的課業與多元發展,如此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學習環境,而不是盲目跟進,以致浪費孩子的時間、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