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動新世代教育希望工程─親子集
陽光世代偶像崇拜新解讀
孩子到了青春期時,已算是脫離了孩子的階段,(至少他們自己是這麼覺得的)極少數的孩子會積極於「做自己」,要塑造和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風格,這樣的孩子不會有偶像,他們不是不嚮往成名,而是相信自己可以變成一個讓人效彷的偶像,而且不是一個「像某某人」一樣的偶像,但是像這樣極具自我主張的孩子畢竟屬於少數。其他大多數的孩子則開始有偶像崇拜的現象。
究其原因,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對感情有幻想,但是現實生活中不一定有人可以讓孩子寄託感情,而被媒體包裝的十分完美的偶像象正好可以讓孩子將內心感情的投射。孩子在某部分深感缺乏時,會希望像所崇拜的人物一樣,藉以紓解他內在的壓力。這個階段的孩子不論在學校或是在家都面臨課業逼迫和同儕競爭的壓力,會覺得辛苦,覺得沒有人懂自己。偶像就成了宣洩的出口。孩子常容易把偶像想像成自己親密的好朋友、唯一可以相信的人,常見的方式是會寫信給偶像。
孩子崇拜偶像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青春期的孩子身心變化很大,容易對俊男美女的形象充滿憧憬,或藉著模仿偶像來突顯個人的存在。特別是接受度很高的偶像,能夠看起來像偶像、擁有和偶像一樣的東西或是擁有偶像的相關產品,在生活圈中似乎就變的很了不起。有時則是以這個方式來表示對同儕團體的認同,當大家都在迷某一個人,自己也必須去迷,才能跟朋友有相同的話題,才像他們的一份子。
偶像又分成「喜歡的人」和「想變成的人」。但不論是哪一種,在孩子的心理都佔有莫大的地位,大多數時候更贏過了每天對自己下一百道禁令的雙親。其實每個年齡層都會有各自流行的公眾人物,卻往往彼此難以接受,孩子通常對父母喜歡的老歌星和老歌只是表現的興趣缺缺,父母卻會嚴詞批評。這有大半原因要歸於父母賺錢供孩子花用,照顧孩子的溫飽,看到孩子癡迷偶像的情況,總是覺得難以接受,又嫉妒又生氣,難免會有「我愛你,你卻愛別人」和「我辛苦賺錢養你,你卻拿去養別人」的埋怨。身為家長的人通常也不會直接承認這種心態,但是通常表現出來是非常厭惡明星,會一邊看電視一邊批評他們很假、沒水準、沒實力、在騙錢,那些漏夜去排隊買票的歌迷、活動中擠來擠去昏倒的影迷都是瘋子!其實這往往更造成了反效果,不同明星的支持者常常在網路上作戰──「誰罵我的偶像,誰就是我的敵人」這樣的心態早已根深蒂固,家長們,你們要當孩子的敵人嗎?
偶像崇拜是盲目的。談戀愛的「因為了解而分開說」是交往之後看到了那個人的真實面並不如預期,所以不愛了。偶像崇拜卻不是,因為支持者難有機會真正了解偶像,他們在光鮮亮麗的包裝下被保護的好好的,所以支持者永遠跟偶像在支持者自以為的熱戀期。只要這個偶像不至於有太糟糕的行為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家長不妨好好利用孩子對偶像的熱血,轉化為孩子成長的動力。例如:
把偶像崇拜當做是一種犒賞孩子的手段,孩子成績進步就帶他去看偶像的電影或參加偶像的見面會。生病中的孩子如果乖乖吃藥就可以收看偶像要上的娛樂節目。但千萬不要讓這種精神上的鼓勵變質成物質上的浪費,必須控制孩子支持偶像所花費的金錢。
此外,父母孩應讓孩子去了解偶像,可以藉由收看談話節目或是報章雜誌的專訪。娛樂性的節目像是分組競賽、才藝表演其實是比較用來打發時間的。但一些偶像特輯卻可以藉由這個偶像的談話去了解他這個人比較真實的一面和成功前的奮鬥過程,這可以讓孩子知道成功是要付出代價的,也可以有鼓勵孩子努力的效果。
父母應該技巧地將孩子對知名人物的崇拜轉移至具有知性內容的主題探討。迷偶像的時候「愛屋及烏」是很常見的心態,只要和偶像相關的都會喜歡,例如偶像拍的電影。電影是種很好的教材,可以傳達一些人生的道理,除了可以和孩子討論交換意見,也可以教他們電影這門學問,例如拍攝手法、影射等等。如果孩子的偶像是個外國人,更可以造成他學習外語的動力!
最後,父母還要懂得運用反向操作的原理,了解孩子的興趣喜好,還能主動幫他尋找目標,拓展生活領域中不同的偶像。讓他能接觸更多不同層面的學問,而不單純只是迷一個人而以!
只要引導得當,偶像的崇拜也可以是很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