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動新世代教育希望工程─親子集
陽光世代要解開心中的結
對許多父母師長而言,青春期的孩子是難以捉模的。孩子看起似乎長大了,但自身的社會經驗不足、知識有限,對某些事情,如:愛情、友情、性等事情顯得好奇、困惑懵懂,而在遭遇挫折與困難時,卻往往不知如何妥善處理,因此在心裡糾纏形成心結,影響學習和生活,嚴重時甚至會有輕生或自我傷害,或傷害他人的念頭和行為。諸多青少年跳樓自殺或自殘的新聞,在在顯示出孩子因解不開心中的「結」而作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悲劇。而孩子心中有個結時,言行上都會有些前兆和線索,父母師長或同儕若能及早察覺,給予協助、開導,幫助他打開心結,便可防止不幸的發生。
在面臨人生各種重大轉變時,孩子需要時間作為調適與適應,而在調適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面臨各種挫折與失敗,也可能因此產生畏縮、逃避或適應不良的情形,甚至失去信心。孩子對自己喪失信心之後,對其本來感興趣的事物也會逐漸退縮、畏懼,認為自己無法做好每件事,甚至是對自己感到不滿與憂傷,覺得自己只會給人添麻煩,而產生自己樣樣不如人的自卑感而不在與朋友往來。孩子缺乏信心,對其課業表現與學習都會造成等影響,產生學習成果不佳、學習意願不高等問題。孩子因擔憂自己的問題,造成失眠、憂鬱、緊張與焦慮等情形,久而久之則形成惡性循環,使孩子心中的結逐漸變成死結,孩子在面對無解的問題時,也容易產生自殘的想法,作出傷害自己的舉動。但孩子心中的死結並非不能解開,而是需要父母等人長期的陪伴與支持,了解孩子的問題癥結,協助孩子鬆綁、解開心中的結。
社會新聞或日常生活中常聽聞許多青年學子自殘的消息,像就讀某名校資優生小偉是名學業優異,與同儕相處融洽,但因其有憂鬱症的問題,某日在家中懸樑自盡,未留遺言,造成社會、同儕師長及家人錯愕、惋惜。或者是多年前就讀高中的小玲因愛上有婦之夫,為情所困隧而跳樓自殺,而其已婚男友在聽聞女友變故之後,亦跳河殉情,讓雙方家屬都感到難過與不解。還有就讀高中的文文,在國中時是活潑開朗且學業表現良好的孩子,但在她上高中的時候,因父母離異、父親失業、學業跟不上同儕等問題,讓她逐漸對自己所面臨的狀況感到不滿,也對自己失去信心,開始失眠、焦慮、頭痛、呼吸困難,甚至自殘的行為。看到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用自殘的方式傷害自己固然讓人感到惋惜,但孩子在做出傷害自己的行徑之前,難道沒有任何徵兆嗎?難道沒人發現孩子所發出的「求救」訊息嗎?
當孩子常在言談舉止中表現出「活著沒意義」「如果沒有我一切會更好」「我是多餘的,只會給人添麻煩」或「活著是種折磨,不如死了好了!」等想法時,別將孩子的話當成胡言亂語或是一時的情緒字眼,也別因常聽孩子說這類的話語而麻痺或是輕忽,畢竟,沒人能保證每當孩子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孩子只是純粹抒發情緒,並不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聽到孩子說「爸媽,謝謝您多年來的照顧,我知道我一直讓你們感到很失望,也知道如果沒我,你們可以少很多煩惱…」或看到孩子把他最珍惜的東西教給你保管,要你好好收藏時,別覺得孩子在撒嬌或是斥責孩子不知上進,這有可能就是孩子在向為人父母的你求救,希望您能幫幫他,協助他解決他所面臨的問題。
在聽到或看到孩子發出求救訊息時,聆聽孩子說話,了解孩子的心情與想法,理解孩子情緒上的危機與原因,讓孩子感受到他並不孤單,明白他的問題有人願意幫助他解決,也讓孩子知道在他遇到任何難題的時候,父母會是他最佳的依靠。此外,當父母發現孩子有服用藥物、自殘或是意圖輕生的時候,除了支持孩子,用包容與關懷來疼惜孩子,陪同孩子走出人生的困境之外,還可以帶著孩子積極尋求專業醫師或機構的協助,讓孩子接受專業人士的幫助與引導,走出人生的低潮,解開心中打死的死結,而不是讓孩子成為殞落的星星,用自殘的方式傷害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