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竹山上的筍——大了不能吃,小時不能用 |
燈草作枴杖——借不著力 |
沒腳蟹——走不動 |
烏龜腦殼——伸一下,縮一下 |
打赤腳過刺蓬——小心在意 |
走路看腳印——小心過度了 |
近視眼過獨木橋——不敢抬頭挺胸向前看 |
捂著屁股過河——多加一份小心 |
黃鼠狼泥牆——小手小腳 |
掉下樹葉怕打破腦殼——膽小鬼 |
蚯蚓走路——伸一下,縮一下 |
魚口裡的水——吞吞吐吐 |
一顆老鼠屎——搞壞了一鍋粥 |
陰溝裡的洋蔥——皮焦心不死 |
巫師跟鬼打架——弄得病人作難 |
禿子打傘——無發(法)無天 |
刺蝟抖毛——干乍刺 |
油炸泥鰍——亂蹦亂跳 |
實驗室裡的鹽酸——放到那,爛到那 |
賣雞子換筐——搗蛋 |
狗急了——要跳牆 |
和尚背枷——知法犯法 |
和尚吃葷——知法犯法 |
兔子急紅了眼——還咬人呢 |
洞裡的老鼠——晚上害人 |
救濟院裡行刺——不殺窮人不富 |
扁擔倒在雞窩裡——搗蛋 |
剃頭店關門——不理發(法) |
趙匡胤賭錢——輸打贏要 |
歪嘴巴和尚唸經——越念越歪 |
秤砣掉在雞窩裡——搗蛋 |
騎馬會判官——馬上闖鬼 |
瞎子打架——亂搗 |
三日不偷難做老大——假正經 |
馬勺打了把——是個瓢(嫖)頭子 |
上樑不正——下樑歪 |
王母娘娘吃蒿菜飯——想野味 |
半夜裡睡不著覺——心邪 |
母狗不擺尾——牙狗不敢上前 |
老媽子擦粉——不正經 |
披大氅偷煙袋——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
香水洗狐狸——臊氣還在 |
兔兒生兒——不走正路 |
城隍廟里拉弓——射(色)鬼 |
歪嘴巴和尚吹喇叭——一股斜(邪)氣 |
背著丈夫打灑喝——招待外人 |
皇后娘娘盼吃蒿菜飯——專想野味 |
屬鼠的——愛偷 |
貓不偷魚吃——假正經 |
做賊的說夢話——想偷 |
偷雞不得摸了一隻鴨子——反正不落空 |
婊子上庵堂——假裝正經 |
鍋子裡煮稀粥——米(糜)爛 |
綠頭蒼蠅見到屎——臭味相投 |
漫天地裡叫姐夫——野舅子 |
小子打老子——豈有此理 |
打爺討娘喜歡——決無此理 |
四月的花園——有李(理)有杏(信) |
老鼠跑進食盒裡——捉住禮(理)了 |
兩手捧壽桃——有禮(理) |
抬著食盒爬上樹——宴枝有禮(言之有理) |
粉白牆上掛草蓆——不成畫(話) |
隔著牆扔糖果盒子——飛禮(非理) |
盜奪鯉魚——強詞奪鯉(理) |
十月芥菜——起心 |
十二月吃涼粉——點滴在心頭 |
九月的菊花逢細雨——點點入心 |
三月間的菜苔——早就起心了 |
土中曲蟮——滿肚泥(疑)心 |
半道上認姐姐——多姨(疑) |
老蜘蛛——一肚絲(思) |
戲子的眼睛——會惹人 |
懷裡揣著一隻貓——抓的心裡癢癢的 |
雞婆抱蛋——迷了 |
紙糊的燈籠——心眼多 |
牽著腸子掛著肚——放心不下 |
獨眼龍看書——斜視 |
豬身上發芽——肉麻 |
落了鍋的蝦子——鉤了身(心) |
臘月裡的蘿蔔——凍(動)了心 |
一天三刮絡腮鬍子——它不叫我露臉,我不叫它露頭 |
一根繩子拴兩個螞蚱——你跑不了,我也跳不了 |
八十年的碓嘴巴——老碓(對)頭 |
水牛打架——全靠角硬 |
烏龜撞石頭——硬碰硬 |
烏龜背石板——硬對硬 |
烏龜打架——只聽見殼響 |
打蛇打在七寸上——擊中了要害 |
石頭上打烏龜——硬碰硬 |
石板上釘釘子——硬對硬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