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節 的意義
由於 "九九"與 "久久" 同音 , 有長長久久的含意, 因此有令人長壽的說
法。 重陽節因此又發展為"敬老節", 有希望每位老人家都能富貴長命的意思。
民國六十三年, 我國內政部為了弘揚敬老崇孝的傳統, 特別訂定重陽
節為敬老節, 此後每年的這一天, 各地都展開敬老活動, 喚醒民眾重視老 人,
尊敬老人。
敬老節的訂定, 還經過一番波折呢! 在民國五十二年, "中國老人福利協
進會"成立 隨即籌畫設置老人節, 以便推行敬老運動, 並推展老人福利; 民國五
十五年, "老人福利協進會" 決定以重陽節為老人節, 同時成立"中國老人福利中
心" ; 到了民國六十三年, 由於政府公佈設定 "敬老節" , 老人開始受到應有的重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國民營養的提昇, 以及醫療保健的進步,
現代人長壽的也愈來愈多,台灣地區已進入了高齡化的社會,老人的生
活照顧與休閒娛樂活動 已成為我們社會中重要的課題。在養老之外,敬
老風氣的提倡, 應該讓老年人安養可說是做重要的事。
傳統上,中國人是崇尚孝道、重敬老尊賢的,隨著社會的轉型、 風氣
的改變,老人被遺棄的事實經常可見,相信敬老活動的提倡,對國人恢復
傳統倫理,應該有啟發的作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