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祖師又稱祖師公、蓬萊祖師、烏面祖師、落鼻祖師、清水真人、麻章上人、招應大師。
祖師為宋仁宗時生於福建永春縣小故鄉,俗姓陳,名應、或名昭,字普足,幼出家于大雲院,長拜大靜山明松禪師,學成辭返族遷麻章、施醫濟藥、建橋修路、清溪大旱,求雨奇靈,鄉人德之,時祖師往蓬萊山石室,鄉人醵金構築精舍,名為清水岩,祖師居十九年,一日囑後事,說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五歲。死後三日面目神色不變
按永春縣誌、安溪縣誌,類似記載。相傳祖師居清水岩時,有鬼穴其中,約以法勝、鬼置祖師於穴中、火七日夜不死,鬼服其神功,聽祖師指揮,赤既所謂張、黃、蘇、李四大將軍,今之祖師像所以黑面如鐵,既為鬼火所之故,烏面祖師由此得名。
一說為祖師之嫂生產、炊煮不便,祖師為燒煮柴盡,以雙足代柴,炊畢,從煙筒昇天,今之烏面,煙筒灰也。又傳說每逢天災地變,祖師鼻子自行掉落以示防備,人稱落鼻祖師。惟謂所落之處,必在袖袍之中。
本廟供奉的清水祖師神尊,造法與一般神像不同,先由木塊雕成形,在附上黏土彩繪。民國五十四年曾為祖師公重新彩繪的「翻面」議式,因不知表面為黏土所塑造,置水中清洗時黏土溶去,才獲知特殊的神尊造法,當時只剩木雕,赫然發現神尊背面刻有「乾隆五年」(距今為兩百六十年),後來依古法附上黏土,再度塑造成今北院廟正殿清水祖師金尊。
據安溪誌記載:「蓬萊普足禪師歷代封清水昭應廣濟善利大師」。清水祖師原隸屬佛教系統,其供奉方式誦經念佛為主,造型一律是頭戴五佛冠、身纏架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