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創作的泰斗-威爾第 威爾第(1813-1901)出身貧寒,父母目不識丁,不過大概示威爾第從小便顯出過人的音樂天份,因此他的父母才給他買了部大鍵琴。他12歲時就在鄉村教堂中擔任風琴手。在他父親的友人-巴雷齊的資助下,威爾第得以接觸更多音樂方面的事務,學成後還娶了巴雷齊的女兒為妻。1838年~1840年雖然是威爾第第一部歌劇成功上映的年代,但是厄運也接踵而來。兩個兒子相繼夭亡,而妻子也不明的死去。威爾第的第二部歌劇也失敗了。幸好此時史卡歌拉戲院的總經理委託威爾第寫了”那布果”,威爾第才又從谷底升到雲端,一夕成名。此後是威爾第的黃金時代,1842-1851年間寫了十四部歌劇,雖然傑出的作品不多。1850年代初期,是威爾第事業的轉捩點,三大歌劇-弄臣(1851)、遊唱詩人(1853)、茶花女(1853)均在此時完成。1859年威爾第和歌唱家史泰邦尼結為夫妻。1873-1885年間,威爾第沒有任何新作品。1887年竟以72歲高齡創作出新歌劇奧泰羅, 1893年時又以80高齡創作新劇法思塔夫。1901年在眾樂迷自發的歌聲中,在米蘭的公墓中長眠了。
Aida(阿伊達)
埃及執政者賀迪夫請威爾第為蘇彝士運河通航創作此劇,1871年在開羅的新歌劇院首演,極為成功。這是個有關愛情、戰爭、叛國的故事,以被俘虜的衣索比亞公主與擊敗衣索比亞軍隊統帥拉達梅思之間的愛情為主軸。
Triumphal March(1'25)
Sacred Dance of the Priestesses(2'45)
La Traviata(茶花女)
此歌劇根據小仲馬的原著茶花女而改編。初演時由於女主角挑選錯誤(挑了個虎背熊腰的來演病厭厭的茶花女),所以十四個月後在威尼斯捲土重來時才大受歡迎。故事敘述名妓薇奧麗特答應阿弗雷得父親的要求與阿弗雷得分手,到阿弗雷得明瞭事情原委時,她卻已身染肺病,就要死去。
Addio del passato(3'19)
Libiamo(2'48)
這是相當有名的飲酒歌,是以薇奧麗特家中的舞會為背景。
Di Proveza il mar, il suol(3'24)
家鄉的土地和大海。飲酒歌後由阿弗雷得父親企圖用來喚起兒子對家鄉的回憶。
Parigi o cara(3'14)
阿弗雷得發現事情真相後欲帶薇奧麗特離開巴黎的歌曲-親愛的,我們將遠離巴黎-但此時薇奧麗特已經生命垂危,無力更衣,最後死在阿弗雷得懷裡。
Rigoletto(弄臣)
此歌劇劇情錯綜複雜,全劇人物都是貪婪、放蕩的人物,唯一高尚的角色是弄臣黎果拉托之女姬爾妲。姬爾妲心儀的對象是荒淫無道的曼圖亞公爵,姬爾妲甚至為他賠上了性命。這齣歌劇最初因當局認為傷風敗俗,只得將原來國王角色改為公爵,避免觸怒當局。
Questa o Quello(1'52)
這首”這個女人或那個女人”中公爵唱出表明唾棄愛情與貞操的歌詞,喜新厭舊的淫亂個性表露無遺。
Parmi veder le lagrime(4'06)
La donna e` mobile(1'54)
這首是全劇中最雋永的一首了-善變的女人,是歌劇中屬於詠嘆調的不朽名作。這也是威爾第在曲中刻意安排好的安可曲,這首曲子也很切合劇中人物的形象,排演時也不拿出來,果然首演後立刻流行,一夜間膾炙人口。
Scene & Aria No. 6(4'53)
Bella figlia dell'amore(3'39)
姬爾達與父親在旅社外目睹公爵與瑪妲麗娜之間的一切,四人各自抒發心情的四重唱,是一首極出色,刻畫人性極成功的曲子。
Lasse' in cielo(3'29)
在天堂裡,全劇的尾聲。
Overture to I Vespri Siciliani
Overture to I Vespri Siciliani(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