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客家兒歌:面帕粄 | 02.便便歌 | 03.桃子歌 | 04.土狗喂 | 05.白鶴仔 |
06.月光光 | 07.月光華華 | 08.油菜花 | 09.客家姑娘 | 10.天公落水 |
11.花手帕 | 12.阿啾箭 | 客家小炒的故事 | 客家出生禮俗 | 客家傳說故事(動畫) |
客家傳統年節習俗 | 客家童謠教材1 | 客家童謠教材2 | 客家童謠教材3 | 客家童謠教材4 |
01.客家兒歌:面帕粄
一、 兒歌緣起:粄條(面帕粄)
粄條是客家食物的代表,北部客家庄稱為「粄條」,南部客家聚落則稱為「面帕粄」。面帕在客家語的解釋是面巾,就是毛巾。因剛開始製作時,會將米漿倒入方形淺盤器皿內,平鋪均勻再蒸熟,取出猶如潔白的方巾,故稱面帕粄,切成細長條形則成為粄條。傳統吃法可煮湯粄條、醬拌乾粄條或加配料炒燴粄條,這些年來也流行起粄條壽司,即將粄條攤開,中間放入配料,再如做壽司般地捲起即可食用。
★資料來源:新北市客家觀光美食館網站
http://www.hakka-cuisine.ntpc.gov.tw/files/15-1006-3236,c394-1.php
二、 粄條的小故事
在過去,客家先民飽受戰亂、匪禍和飢荒之苦而被迫遷徙,顛沛流離長途跋涉之後,每遷居一地,又得在艱難的環境條件下重建家園,生活必須絕對的節儉和勤勞。台灣客家人大都是廣東移民的後裔,許多的生活習慣源由原鄉,但為應變環境的不同會稍為改變。其中客家米食小吃中的’粄條’傳自原鄉,閩南話叫’粿仔’,而廣東話則稱它為’河粉’越南也稱’河粉’,廣州茶樓常可見的’腸粉’可以認為較薄的河粉。由於它的型狀摺疊成毛巾狀,故南部的客家人稱它做’面帕粄’,作法相同不論它的稱呼如何,但其料理的美味卻也各具一格。
“粄”不僅是平常重要的食物,在客家文化中,”粄”有深厚意涵 ,稱為粄條的面帕粄就是其一,粄條更是客家人在農忙時的傳統點心,以往客家人在農忙時期或工作勞動之時,在三餐之間會吃粄條做為點心以補充體力.”黃記粄條”在製造粄條30餘年間除了讓這一傳統的客家特色文化繼續傳承之外,也用盡心思變化口味,讓客家特色的傳統美食又多出新的口味,讓粄條不只出除了下田勞動者或是4,50年代生活優渥的人才能享受的美食,而原本可當科技人的”黃記粄條”第二代,卻寧願留在土生土長的客家庄,與自身的文化相結合,只因客家文化的繼續傳承需要你我的共同參與付出,要讓這個文化永遠的傳承到下一代.
★資料來源:黃記粄條網站
(http://www.yrn.tw/fengxi/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
三、 相關教案:詳附加檔案
四、 學習網站高雄縣鄉土語言客家語教材二教學資料庫
(http://www.haga.ks.edu.tw/2/04/04.htm)面帕粄有發音
ㄇㄧㄝn1 ㄆㄚ1 ㄅㄚn4
面 帕 粄
mien1 pa1 ban4
ㄇ一3 ㄋㄨ兀3 一ㄨ2 ㄇㄧㄚ兀3 ㄇㄧㄝn1 ㄆㄚ1 ㄅㄚn4
美 濃 有 名 面 帕 粄
mi3 nung3 yiu2 miang3 mien1 pa1 ban4
ㄐㄧㄚm 2 ㄇ一4 ㄇㄛ1 万ㄝ3 ㄅㄧㄝn1 ㄇ一4 ㄐㄧㄛ兀2
尖 米 磨 了 變 米 漿
jiam2 mi4 mo1 ve3 bien1 mi4 jiong2
ㄇ一4 ㄐㄧㄛ兀2 ㄗn2 ㄙㄨ万 5 ㄑㄧㄛ兀1 ㄇㄧㄝn1 ㄆㄚ1
米 漿 蒸 熟 像 面 帕
mi4 jiong2 zn2 suv5 chiong1 mien1 pa1
ㄑㄧㄝㄊ6 ㄌㄚ1 一6 ㄊㄧㄠ3 一ㄨ1 一6 ㄊㄧㄠ3
切 啦 一 條 又 一 條
chiet6 la1 yi6 tiau3 yiu1 yi6 tiau3
广一ㄨn1 广一ㄨn1 ㄨㄚㄊ 5 ㄨㄚㄊ 5 ㄑ一n1 ㄏㄛ4 ㄙ5
韌 韌 滑 滑 盡 好 吃
gniun1 gniun1 wuat5 wuat5 chin1 ho4 s5
文意
粄條(面帕粄)
美濃有名的是粄條,
在來米磨了變米漿;
米漿蒸熟像毛巾,
切得一條又一條,
韌韌滑滑很好吃。
五、 學習網站(2)屏東縣本土語言資源網>教學教材資源>教案 客家語>面帕粄小故事
02.便便歌
一、 作者與歌詞介紹:
徐千舜,來自苗栗大湖的客籍音樂創作人,擁有草莓一般蜜糖一般的嗓音與創作力,她的創作大部分來自於大自然的取材以及對童年的回憶,作品中處處充滿著愛與關懷。並以作品「月光華華」榮獲2011年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
詞 / 曲:徐千舜;編曲:許勝雄
一二三 噗
一二三 噗
請你跈捱做
一二三 噗
一二三 噗
出力出力噗噗噗
屙不出來樣割捨
屙不出來樣割捨
放輕鬆 噗噗噗
一二三四噗噗噗
03.桃子歌
03桃子歌
一、相關主題:水果
二、相關童謠:水果歌.
小金金客家童謠 水果歌 (hakka song-siau jin jin-shue guo ger).avi .
(https://youtu.be/7ods7QrKskI)
三、水果歌歌詞
芎蕉香 芎蕉黃 彎彎个身體像月光
大蘋果 脆又甜 紅紅个面摎妹妹真相像
細細个芒果鴨卵樣
酸甜个味道 發夢也會想
四、學習網站:高雄縣鄉土語言客家語教材二教學資料庫
(http://www.haga.ks.edu.tw/2/04/04.htm)水果核有發音
ㄙㄨ一4 ㄍㄛ4 ㄈㄨ万5
水 果 核 (水果核)
sui4 go4 fuv5
广一ㄨ3 广一ㄚn4 一ㄨ2 ㄈㄨ万 5 ㄨㄛ兀3 ㄌ一3 ㄇㄛ3 ㄈㄨ万 5
牛 眼 有 核 黃 梨 無 核
gniu3 gnian4 yiu2 fuv5 wuong3 li3 mo3 fuv5
ㄌ一1 ㄍㄛ4 一ㄨ2 ㄈㄨ万 5 ㄍ一ㄨ兀2 ㄗㄝㄨ2 ㄇㄛ3 ㄈㄨ万 5
荔 果 有 核 芎 蕉 無 核
li1 go4 yiu2 fuv5 giung2 zeu2 mo3 fuv5
ㄈㄚn 2 ㄙㄨㄛn 1 一ㄨ2 ㄈㄨ万 5 ㄍㄚm 2 ㄗㄚ1 ㄇㄛ3 ㄈㄨ万 5
番 檨 有 核 甘 蔗 無 核
fan2 suon1 yiu2 fuv5 gam2 za1 mo3 fuv5
一ㄨ2 ㄈㄨ万 5 ㄇㄛ3 ㄈㄨ万 5
有 核 無 核
yiu2 fuv5 mo3 fuv5
ㄛ2 ㄋ一2 ㄊㄛ3 ㄈㄨ万 5
阿 彌 陀 佛
o2 ni2 to3 fuv5
文意
水果核
龍眼有核 鳳梨無核
荔枝有核 香蕉無核
芒果有核 甘蔗無核
有核無核 阿彌陀佛
五 學習網站(2)屏東縣本土語言資源網>教學教材資源>教案 客家語>客家米食小故事 (http://210.59.168.62/屏東本土語言DNA/雛型/mainPlayer.html)
04.土狗喂
一、童謠歌詞:
土狗喂,頭烏烏,鬚長長,熱天一到就出來。磨翼胛,來唱歌,唱到大水浸鋪金嬴。腳緊踐,吃草頭,緊咬緊踐好肥田。歌聲好,討姐來,窿做屋賺大錢。
05.白鶴仔
一、客家謎語白鶴仔(pdf檔案)
資料來源:台中市客語教學資源中心
(http://swes.tc.edu.tw/~hakka/04elearn/haka02/detail.php?name=27&pname=27&ppname=27)
二、 相關演說稿
103年全國語文競賽客家語朗讀文章國中學生組(南四縣腔)
【阿婆个無字天書】劉敏華原作
吾屋下附近有一條盡靚个河壩,平常時係無落大雨,無發大水,河壩脣就有人在該牽牛仔食草,牛背囊項就會有白鶴仔食蟲仔,該種景色蓋好看,故所𠊎不時在放學个時節,背等書包坐啊河壩脣,看日頭落山,搭看牛仔食草同白鶴仔散步。
有一日,𠊎看著該兜白鶴仔「哦!哦!」緊叫 緊飛,一大陣仔飛向山該片去,無留啊竹頭頂項過夜。𠊎感覺蓋奇怪,就走去問吾婆,做麼个白鶴仔會一大陣飛啊山該片去呢?吾婆同𠊎講:「白鶴仔飛啊山肚去,表示會落雨了 ,朝晨頭白鶴仔係飛對海脣个方向,就係會好天了。」
𠊎感覺蓋奇怪,吾婆無讀過書、毋識字,毋過佢麼个都知,尤其係生活裡肚養生个知識。像吾婆蓋煞猛種菜,佢不時會講:「正月蔥,二月韮,三月薑,人就係愛食季節菜,正毋會有病痛。」食飯个時節乜不時講:「食飯先啉湯,贏過尋藥方。」分𠊎印象盡深个係每年五月節,吾婆定著會摘大風草、抹草、扁柏、艾草、芙蓉、茅仔、榕樹葉這兜,總共七種花草,同午時水,用大鑊仔煮盡香个避邪水分全家人洗身。佢老人家講五月節洗避邪水,一年都使得帶來平安。這係佢老人家傳統个觀念。
吾婆每暗晡會去莊項个三山國王廟唱喏,堵著初一同十五,佢會同信眾共下誦經。有一擺,𠊎問佢:「阿婆,你唸个太陽經、太陰經,係麼人教你个?」吾婆同𠊎講:「頭擺仔客人重男輕女个觀念蓋重,𠊎在屋下係長女,細細仔就愛撿樵打杈,帶老弟同老妹,哪有好分𠊎去讀書?𠊎淨知對生活裡肚个經驗記落肚,就毋會添放忒。過 一方面,𠊎會聽人講、聽人唸,再煞猛記啊心肝肚。故所,𠊎唸个經毋係別人教𠊎唸个,完全係自家用聽个,同佢記起來个。」
原來,吾婆个無字天書就係經驗同記才,人講:「老罔老,經驗係寶!」又講:「家有一老,便係有一寶。」客家人个「敬老尊賢」定著愛傳揚下去,留來分後代子孫有盡好个榜樣。
三、主角介紹:白鷺鷥(>http://163.19.149.2/media/poem/b08.html)
Egretta garzetta
鸛 形目 (CONIFORMETES)/鷺科(Ardeidae)
閩語:白翎鷥、客語:白鶴仔
體長:61公分
展翅長:98公分
全身雪白,嘴、腳黑色,腳及頭部很長。在繁殖季到來之時,頭部的後方有2~3根長飾羽。在歐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島到印度、東亞(包括台灣),都可以看到它的足蹤。會與黃頭鷺、夜鷺集體築巢在竹林、相思林及木麻黃中。
在台灣普遍分布於平地、低丘、或山區,常見於台灣西部,東岸則少。活動於水澤、湖泊附近。 魚蝦為主食 在小白鷺繁殖期間,其頭、胸、背會長出優雅的蓑羽或飾羽,在秋季左右脫落。
三、 相關謎語:台中市客語教學資源中心>歡喜說客語(http://swes.tc.edu.tw/~hakka/04elearn/haka02/detail.php?name=27&pname=27&ppname=27) PDF檔
06.月光光
一、 童謠歌詞:
月光光 秀才郎 騎白馬 過蓮塘 蓮塘背 種韭菜 韭菜花 結親家 親家門前 一口塘 生介鯉嬤 八尺長 長介拿來煮酒食 短介拿來討哺娘
二、 相關教案(PDF檔)台中市客語教學資源中心
07.月光華華
一、相關主題「中秋節」
二、客家傳統年節習俗(http://www.tai.org.tw/holidays.htm)
中秋節(採錄自客 家 歲 時——《客家史話》選登 劉麗川)
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日正是三秋的一半,因此稱為“中秋”,也正是金風送爽、天高雲淡的時節。節日當天,客家人要擺齋盤祭天神、龍神和祖公,晚上要祭宅神,親戚朋友之間互贈月餅,歡慶佳節。關於八月十五日送月餅,北方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南宋時,北方一些漢人不滿金人入侵中原,準備組織反抗。但是金人控制很嚴,為了傳遞消息,統一行動,就把寫有“八月十五殺韃子(指金兵)”的字條藏在月餅中,用送月餅的方式聯絡群眾。後來,八月十五成為一個民間反抗外族侵略壓迫的紀念日。無論南方、北方,都繼承了八月十五互送月餅的傳統。中秋節中,客家人殺雞宰鴨設家宴,要吃煎芋丸,蒸粘米飯,節日夜晚的活動主要是賞月。入夜,明月高懸,人們在庭院擺上桂圓、花生、柿子、糖、月餅、香茶等,失對月跪拜,叫“拜月華”(現在已不拜了),然後家人高高興興地共賞明月,邊飲茶,邊吃瓜果、糕點,另外還要剝食抽子和芋頭,俗稱“剝鬼皮”。
三、教案與學習單詳附加檔案
08.油菜花
一、樂譜
油 菜 花
詞/曲 徐千舜油 菜 花 油 菜 花 黃黃 个 油菜 花
揚 搖 仔 飛 過 來 花叢 底下 尋麼 儕
油 菜 花 油 菜 花 靚靚 个 油菜 花
摘 兩 蕊 轉 屋 家 結隻 好 親 家
油 菜 花 油 菜 花 小小 个 油菜 花
大雨 過 後 毋 使 驚 等待 有人 來摘 呀
油 菜 花 油 菜 花 月光 底 下尋 伴
也 會 僗 你 做 伴 也 會 僗 你 惜
油 菜 花 油 菜 花 月光 底 下尋 伴
也 會 僗 你 做 伴 也會 僗 你 惜
也 會 僗 你 做 伴 也會 僗 你
二、歌詞
詞 / 曲:徐千舜;編曲:江建欣
菜花 油菜花 黃黃个油菜花
揚搖仔飛過來 花叢底下尋麼儕
油菜花 油菜花 靚靚个油菜花
摘兩蕊轉屋家 結隻好親家
油菜花 油菜花 小小个油菜花
大雨過後毋使驚 等待有人來摘呀
油菜花 油菜花 月光底下尋伴
捱會佬你做伴 捱會佬你惜
三、油菜花介紹(http://www.twsnap.com/info.php?tid=%E6%B2%B9%E8%8F%9C%E8%8A%B1)
油菜花田
油菜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蕓苔屬植物油菜所開的花朵,油菜本身品種相當多,只要是十字花科蕓苔屬植物所開的花都稱為油菜花,各種油菜的花朵有所差異,普遍的花朵顏色呈現鮮豔的黃色,由於油菜本身含有足夠的經濟價值,蔬菜本身可以食用,油菜籽可以榨油,所以臺灣有相當規模的栽種,喜愛較低溫氣候的油菜,開花適宜溫度約在 14℃~18℃,此溫度約為臺灣的冬天至春天,許多攝影師會趁這段時間,到各地的油菜花田攝影,捕捉大地自然之美,油菜花原產於歐洲與中亞地區,所以不只是臺灣有油菜花可以欣賞,歐洲與中國大陸都有許多著名油菜花田。
油菜花的價值
最初會有油菜花的栽種主要目的有兩個,第一個是為了要採收油菜花所產出的油菜籽用做提煉食用油或工業用油,油菜籽含油量豐富,部分品種高品質的油菜籽含油量甚至可高達 50%,一般的油菜籽也有 30% 以上的含油量,提現出來的食用油普遍為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食用油,另外,油菜籽所提煉的油品也可以加工製成工業使用的潤滑油、紡織用油、肥皂用油、皮革用油 ... 等,經濟價值非常豐富,應用範圍廣泛。
第二個在田裡栽種整片油菜花的目的是為了春耕時的肥料,油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開完花之後,可以經過打田的過程,把不要的油菜植株整個打入田中土壤,當作水稻耕作的天然有機肥料,讓水稻長得更好。
除了以上實際應用方面的價格,油菜花田也隨著近年攝影的流行,成為攝影師們的新寵,只要有基本充足的攝影設備,想要拍出美輪美奐的油菜花田並不困難,若加入足夠的構圖巧思以及光線捕捉,要拍出很有感覺得金黃色油菜花田並非難事。
臺灣著名油菜花田
雖然臺灣西部也有許多地方的農田有栽種油菜花,不過臺灣較著名的油菜花田還是集中在東半部,從花蓮至台東都有相當廣大的油菜花田,每年甚至舉辦油菜花季,花蓮縣壽豐鄉、鳳林、玉里、富里、光復、台東知本、池上 、關山、鹿野都有大片的栽種面積,台九線兩旁的稻田也相當美,油菜花田開花的時間約在每年的十二月至隔年的二月分左右。
中國大陸著名的油菜花田有漢中、江蘇興化、湖北荊門、雲南羅平、重慶潼南、青海門源、浙江瑞安、上海奉賢、江西婺源、貴州貴定等地。
09.客家姑娘
家婦女的圍裙又叫圍兜、圍身裙,呈古鐘形,上罩胸,下掩腹,寬至身側,一般為藍布,用鮮艷的花布鑲邊或繡邊,有的還在圍裙上端繡花繡圖案,圍裙上端兩角連綴布帶,用於套掛頸上。圍裙兩側縫有兩指寬的花布帶,穿戴的時候在背後打一個大蝴蝶結,並垂下兩條飄帶,圍裙緊緊捆在腰間,顯得俏麗好看。
任何一種習俗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不管其是真或是假,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們漸漸積澱成一種文化。客家女人戴圍裙同樣也有屬於它自己的傳說。
古時候的有一天,正值插秧時節,一位騎馬的青年路過某村口,見到一個客家姑娘插的秧,行直就像畫家描畫,詩人吟詩,使人感到驚喜、欣慰。他心裏想,客家的姑娘插秧勞動是個能手,但不知在其他方面是否一樣聰慧能幹。於是他走近那位姑娘問道:“插秧妹,你左一行右一行,一天插了幾百行?”
那客家姑娘擡起頭,見是一位騎馬青年,不慌不忙便隨口答道:“騎馬客,你嘀嘀嗒嗒,一天走了幾千幾百裏?”
那青年聽後,啞口無言,難以回答,沒想到那位插秧姑娘會這樣反問自己。那青年深思了一會,又說:“姑娘,三天後,我到你家做客,歡迎嗎?”
客家姑娘一邊插秧一邊說:“歡迎,好客是我們客家人的傳統美德。”
“不過,我有個條件,不知你能否答應?”那青年問道。
“有什麽條件?你盡管說。”姑娘應道。
那青年又說:“到時請你備好十樣葷菜。”
“我一定會的,不過,到時你可不能失約。”姑娘又回答說。
回家後,客家姑娘跟家人說起那青年上門做客的事情,姑娘的母親聽後著急得說:“傻妹子,這樣的事你怎麽不先跟母親商量商量,就答應人家。吃飯是小事情,但是十樣葷菜怎麽準備。雞鴨魚我們家裏有,比較好辦;豬牛羊,街上有賣,也不難。可這僅有六樣葷菜,還有其它四樣怎麽辦呢?”
“母親,您不用著急,到時候既不用宰雞殺鴨,亦不需上街買牛羊肉,我自有辦法,準叫那青年滿意。”姑娘應道。
姑娘的母親聽女兒這樣說,雖然她覺得女兒很有自信,也知道女兒向來說話算數,辦事實在,但還是將信將疑,就這樣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過了三天。
三天後,陽光明媚,天空飄著朵朵白雲,那青年按時赴約。張羅午飯的時候,那姑娘既不宰雞殺鴨,亦沒上街買肉,只是到菜園摘了一些韭菜,取來一只雞蛋,炒了一碟韭菜炒蛋,端給那青年送飯,那青年問:“客家妹,我不是有話在先,叫你備好十樣葷菜的嗎?怎麽只端來一碟韭菜炒蛋呢?”
姑娘見問,答道:“那我問你,雞蛋是不是葷菜?”“是葷菜。”青年說。“韭菜是九,一只雞蛋,一加九是十,那不就是十樣葷菜嗎?”
那青年聽後笑著連聲說:“是,是,我要的正是這樣一加九的十樣葷菜。”
午飯後,分別時,姑娘送那青年到門口,那青年一腳跨上馬蹬,另一只腳著地,回過頭問那姑娘:“姑娘,你知道我現在是上馬還是下馬?”
姑娘見問,當時剛好她一腳在門坎外,一只腳在門坎內,反問道:“青年哥,你知道我現在是出門還是進門?”
那青年聽後高興的說:“世人都說客家的姑娘聰慧、勤勞,果真名不虛傳。”臨別時,那騎馬青年從馬背上取下一塊花布,送給姑娘作紀念。姑娘把布裁剪了一下,安上兩條花帶,圍在胸前既可擋寒,又可擦手包東西,很是方便實用。後來,在河源客家地區,人們常常可以看見婦女們胸前戴著圍裙。
隨著時代的變遷,客家女人就再不需要用圍裙來裝飾那單調的服裝了。當然,現在廚房戴的那種圍裙就另當別論了。在鄉下一些村莊,一些傳統的老人或婦女依舊習慣戴著五彩繽紛的圍裙,在她們看來,圍裙是她們每天的必須裝飾品,戴上了它,勞作的時候心裏就會覺得踏實點。
10.天公落水
一、客家天穿日由來
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是客家人稱為的"天穿日“,今年的客委會特別位這個日子舉行一連串的活動;並特別訂定這天為全國客家日,不過這個日子如果在不稍稍重視一下,在這個時代大概會漸漸的被沖淡吧!(好幾個年紀相仿的朋友都不知道這天穿日是什咪東東)
天穿日是有個傳奇的神話來貫穿的一個日子,這神話是"女媧補天“大家對這個故事應該就耳熟能詳了~~為了幫大家複習一下,我這邊在簡單的訴說一下故事!
相傳遠古時候~~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一次打架事件;祝融打敗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輸而羞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哪知那不周山是撐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湧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面臨著空前大災難。女媧孃孃又稱九天玄女娘娘見地上的百姓困苦不堪!決心補天消除人民的困苦;他選用五色彩石將石子熔成石漿;用此石漿修補天的窟窿!砍殺一頭巨龜的四肢用來撐起倒塌的天!並且親自擒殺那些擾民的龍蛇猛獸救人民脫離水火!
經過一連串的救治;總算是大功告成了!天修補好了、地填平、龍蛇也被幹掉了。一切歸於平靜~~~每當天空出現彩虹時,這就是女媧當時使用五色彩石修補天的證據~(END) 。
天穿日的背後含意就是以這故事為主要根基!從古自今在客家習俗中"農曆正月二十"這一天是不工作的~為了要紀念這一天對女媧的感謝;農業社會的客家族群一直秉持再這一天【男不耕田;女不織衣】並用甜粄來祭祀女媧!雖然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他卻帶出一個流傳已久的文化與習慣!在現今工業社會中一切講求科學與技術,這些科技產物雖然帶給我們許多便利性~~但它們的淘汰性也快!試想一個單純的神話故事如何帶給一個族群這樣深遠的影響;帶出一個文化勾勒出一個習俗!今年客委會將這一天擴大成全國客家日,無非是要喚醒在台灣各個工作崗位的客家人,不忘客家勤儉、硬頸好打拼的精神!身為客家人的各位;趕緊一同來發揚這慢慢被淹沒的文化吧!
11.花手帕
相關主題:客家藍染
客家傳統服飾文化 _ 資料來源:苗栗縣客家文化發展協會
(http://miaoli-hakka.org.tw/Miaoli-Hakka2-1-4-3.htm)
中國的服裝形制大多在漢朝就確立了,雖然日後有多次分合和外族入侵,增加更多變化,大抵上仍是上身為衫、袍,下身為褲或連身的長袍。客家也一樣,雖經多次戰亂遷徙,服裝還是以樸素是最大的特色,這是受到性格保守和節儉的緣故。服飾是人類物質文化中主要的表徵之一,從服飾文化制度,就可反映出其生活狀況以及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向,深度、廣度、審美觀。服飾是民族的外表、文化的內涵、人體的美術、智慧的象徵、工藝的成果,看待客家服飾同時就能從中了解客家人的節儉樸實和勤勞、固執的性情;可以說:文化是生活堆砌而成的,而服飾不只是保暖的工具,也能尋求生活的脈絡與軌跡。
孔子曾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由於這句話,「左衽」成為中國服飾上的大忌,因而大部分衣服是開右衽的,所謂右衽就是衣鈕不在正中間,而由領中向右延伸,到右脅再向下扣。這樣形式客家人更尊稱為「大襟」,又稱「藍衫」;穿上大襟衫一方面表示尊重傳統禮法,一方面對保守的客家婦女而言,大襟衫比較不會凸顯胸部,亦不容易在工作時暴露出來,還有一說法,就是右手扣鈕比較方便;不管如何,客家婦女莫不以穿大襟衫為榮。到了清朝,雖然沒有特別要求婦女改著清裝,但多數婦女浸染已久,也開始穿著旗人的袍子,也就是旗袍;即便如此,客家婦女仍然堅持她們從明代(或更早)承襲下來的大襟衫,由此可以看出客家含蓄而強烈的意識和保守的態度。
附註:
台灣客家分為北客與南客,兩地客家婦女穿的大襟衫在尺寸長短、寬窄和滾邊方式稍有差別,北客襟衫長度較短,袖子也較短,南客則在工作時,將前身摺短,袖子也一樣,摺反過來長袖變短袖,不工作才放下,滾邊從中心點滾起,止於前腋下,頸項多不滾邊,除了寬棉邊外會再加滾細邊,或鑲上提花織花邊,使其增添變化,袖膀多以白色布圈固做花樣變化。大襟衫繁簡的差異:以年輕女子或富貴人家的略顯華麗,一般平民所穿還是沒有過多裝飾性滾邊,往往為了方便工作把前襟提高往前褲襠(腰)一塞,成為前襟短,後襟長的工作服;大襟衫的釦子換成金屬便成為的正式的禮服,長袖子反摺加以安全別針固定,就成了臨時袋子,可置東西,方便又實用。
客家婦女大多必須勞動,所以沒有纏足的習慣,都是維持天足;且客家人大部分居住於山區和丘陵地,三寸金蓮是寸步難行的;雖然客家人沒有精緻的三寸繡花鞋,但是勞動過後,洗完澡她們也穿「拖鞋式的繡花鞋」,既美觀,又輕便。在閩西長汀縣客家博物館裡,呈列著客家婦女穿的,沒有後幫、鞋尖向前促聚收縮,並微微上翹,這種樣式與新疆吐魯蕃盆地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唐人女鞋,二著鞋尖的形狀極為相似,這說明漢冠唐巾、袍服、直綴屐履皂鞋一脈相承。
勞動的確深深影響著客家婦女的穿著,如採茶姑娘所戴的竹笠,還用藍布包起來,稱作「涼帽」,涼帽可以避免強烈陽光的曝曬,又達到通風的效果。為了下田,女人和男人都穿褲管很寬鬆的大褲襠,又稱為水褲頭,或叫犢鼻 褲,顧名思義形犢鼻,特徵是寬鬆肥大,褲襠深、褲頭寬、腰間接縫白布邊,穿的時候摺疊幾下用布條繫緊打結就行,有的還預先穿好帶子,抽緊打結就行了,極為方便。由於褲頭往往會被上衣遮去,所以褲頭常用較粗的,比腰寬很多,穿的時候要先摺到適合的腰身,再用腰帶綁好,這種褲子的包容性很大,褲腰之寬,往往可塞進幾隻雞,從前有句笑話說是「偷抓雞塞褲頭」這樣的俚語,足見其褲頭之寬大,男女適用,連懷孕時都能穿到生產。持家務的時候,女子要加上一層上尖下闊的「圍身裙」,和現代廚房中的圍裙功能相同。從客家婦女的工作服中可以發現,婦女在家族中絕對不是花瓶,而是重要的生產力,她們崇尚自然之美與和諧、刻苦耐勞、不矯飾、不奢華、不過份妝扮、不爭奇鬥艷,不劃分階級、愛潔好淨,把持著堅毅不慕虛榮的美德,練就了一套適應環境的生活哲學。
由於客家人和閩南人共事的影響,男性的客家服飾並沒有特殊之處。上穿大襟衫,下著白邊客家男人所穿的客家服就是「唐裝」,工作時不是捲起袖子,就是脫掉赤裸上身,尤其在烈日下,通常只穿著一條水褲頭,但是有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客家人把當時的長袍馬褂改製成「節衣」,顧名思義就是節儉的衣服,就是把馬褂會遮去的部分用較粗的質料代替,可以節省綢緞布費;後來馬褂乾脆不穿,露出中間大片質料不同的部分,這種穿著就是節衣﹗緄邊(滾邊)在中國服飾上是重要的一環,在台灣,對閩南人和客家人也一樣重要,不同處是︰在領口的緄邊,閩南人喜歡做得很華麗誇張,故多緄邊的高領,但對客家人來說,平領及無領比較適合勞動,而且也比較便宜,相對緄邊自然就收斂許多;袖口也一樣,閩南人重袖紋帶來的氣勢和富貴的感覺,客家人的袖口除了樸素外還可以反摺當實用的口袋,有的客家緄邊還是用碎布一片片拼起來的,就知道他們節儉的程度了。但不管是閩南緄邊或客家緄邊,都是以黑色為主,他們認為黑色是正色,而且也用黑色來壓抑其他鮮豔的顏色;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這些紋飾都含有祈福避禍的性質,這也是因為生活條件不佳的緣故,台灣初墾時,「沿海多風,近山多瘴」,再加上和原住民的衝突,怪不得他們喜用那麼多吉祥的紋飾來趨吉避凶。
客家人並沒有什麼特別形制的盛裝,只要是質料好的如絲綢一類已算是隆重的衣服了,也因為台灣不產絲,綢緞都是由大陸進口的,所以較貴,通常閩南人比較富裕較用得起,客家人簡樸,也不常盛裝,自然少用絲綢。甚至把棉布染成藍色的衣料稱作「藍百永」,象徵著永永久久,百穿不厭。裁縫的部分,客家服飾多由左右兩大片拼成的,這種寬大的衣服和民初有腰身的洋裝截然不同,顯示萬事萬物一以貫之,不做細節分明的裁剪縫綴,具更大的包容性。
12.阿啾箭
一、 故事內容 :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diplomacy1/Ernest/child2.htm)
烏秋是以前鄉間常見的鳥類,林梢或電線上常有牠們的蹤影,牠們站在上面,發出清脆的叫聲,特別引人注意,可以說是小孩子最熟悉最親近的鳥朋友。
小女孩自從知道上烏叔婆要做生日的消息以後,心中日夜盼望那一天趕快到來。每個人都可以做生日,沒什麼稀奇,但是老公公、老婆婆做生日,那場面可熱鬧哩!以前物資缺乏,除了婚喪喜慶外,孩子們很少有機會大吃一頓。小女孩很想參加叔婆的生日宴會,也打扮了好幾天,又不好意思告訴家人,只好問一問枝頭的 〝阿啾箭〞。
聽一下吧!
阿啾箭,阿啾唧,
上屋叔婆作生日,毋知愛分捱去,
亦毋分捱去,害捱打扮兩三日。
【註解】(1)阿啾箭:烏秋,大卷尾鳥的俗稱
(2)阿啾唧:烏秋的叫聲 (3)毋知:不知道
(4)愛:要 (5)分捱:給我 (6)亦:或 (7)毋:不
二、(http://com.tacocity.com.tw/wanan/story/index.phtml?doit=mess&tID=943)
阿啾箭
阿啾箭,
阿啾唧,
上屋叔婆做生日,
唔知愛分捱去,
亦唔分捱去?
害我打扮兩三日!
~客家童謠~(*文中的「捱」字改為人字旁,客家話是「我」的意思。)
上面這首「阿啾箭」是一首流傳很廣的客家童謠。敘述一個想參加叔婆生日宴會的小女孩,幾天前就開始打扮了,卻不知道爸爸媽媽會不會帶她去,只好望著空中的「阿啾箭」,問牠知不知道了!在這兒,我想說的不是害羞小女孩的故事,而想談談「我的阿啾箭經驗」。
「阿啾箭」,就是「大卷尾」,是一種鳥類,說「烏鶖」的話可能更多人知道。這種鳥現在在鄉村或市郊還算蠻常見的,全身烏黑亮麗,有著分叉的長尾巴。體型的大小介於麻雀和鴿子之間,算起來並不怎麼大,不過「據聞」領域性很強,相當凶悍。所謂的「據聞」是哪聽來的呢?我第一次知道阿啾箭很凶猛是在客籍作家李喬的小說中看到的,忘了是在哪篇小說中、是什麼情節了,但他描述阿啾箭追逐老鷹的事讓我相當震驚!另一次「據聞」是剛強制實施戴安全帽那陣子,從報上看到阿啾箭攻擊不戴安全帽騎士的奇聞,那則新聞可能要強調「連小鳥都會懲罰不戴安全帽者」的趣味性,而事實上,可能只是那位倒楣的騎士無意間侵犯了阿啾箭的領域了吧!
而我第一次見識到阿啾箭的厲害是在七股的海邊。那天跟著一位朋友去賞鳥,看到幾十種以前沒看過的鳥,忽然他指著遠處一隻我沒看過的鳥說「紅隼」,那是一種猛禽,以前只聽說過而已,第一次見到牠,卻是被一隻阿啾箭追逐......,真是一世「猛」名,毀於一旦!
最近一次則是親身體驗到阿啾箭的厲害,讓我餘悸猶存!某天下班和兩位同事到附近的小山走走,看到一叢高高的竹子上停了兩隻黑鳥,牠們看到我們,忽然猛的直線往下俯衝,我一時沒看清楚是什麼鳥,且飛下來時離我們的頭還滿遠的,所以我們尚未警覺到「這是攻擊行動」,還在讚嘆鳥兒飛行姿勢的優雅時,黑鳥又發動第二次攻擊,我這才看到也想到這是怎麼回事了----我們誤入阿啾箭的地盤了!這次的攻擊行動差 5公分就擊中我們的頭了,幸好即時逃遠,牠們才沒再追過來。
下次看到阿啾箭時,遠遠地欣賞就好,別被牠發現了!
客家小炒的故事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放諸四海皆準。食衣住行乃人生必須,而「食」者,永遠都是被排在首位。因為飲食是維持生命之基礎,故人類對它無不用心以待。不論種族膚色,不管地處寒熱,各自衍生出來的飲食文化,各有千秋。而這種飲食文化,代代延傳與改善,於是更增加其多采多姿的面貌。
其實,飲食是一項很奇妙之藝術。山珍海味固然可以譁眾取寵,小家碧玉亦可搏取歡迎。但是這些的林林總總,卻是敵不過老家媽媽的味道。至些媽媽味道濃濃的家常菜,淵源流長,永傳不輟。它陪伴我們渡過長長的歲月,自幼到老永難忘懷。這種滋味早已根深蒂固,深深的烙印在你我腦海深處。
早年我深信,人類的飲食口味,必然隨著時代地域和人種在變化。例如:台灣人在日據時期,飲食口味習慣淡雅。光復之後,開始重油重鹽和味精。等到大陸人撤退來台灣,經過多次的大混合之後,酸甜苦辣深深摻入原有之口味。雖說當前口味幾經千變萬化,可是媽媽的味道永遠沒變。
然而奇怪的是,一些固有的口味卻越變越厲害。就以「客家小炒」為例:在談其衍變之前,且先讓我將它的背景做個簡單介紹。據所了解,台灣「客家小炒」的淵源是在拓墾時期。先民開田墾地成功,必備三牲酬謝土地公之照顧。斯時,多半以豆干魷魚和豬肉做為三牲。祭祀完畢,主婦下廚將三牲切條,搭配香菜如芹菜或芫荽提味,夯不啷噹混炒一起,於是就成為一道主菜。
「客家小炒」還有一則傳說:清初廣東有客家窮書生進京趕考,家窮無錢讓他沿路使用。於是,母親將當日廚房剩菜合炒一起,用荷葉包紮交給書生,好讓他路上當作零食吃。途中遇雨停留於山神廟,恰與另一窮書生相遇,兩人同在廟廂搭舖。吃飯時間到,另生無食物可吃,於是窮生拿出飯糰,與荷葉包內之小炒與之分享。
雨停一起上路,另生一路致謝,並言他日若成功必有回報。是科窮生吊車尾,無錢買官,只好回故鄉開家私塾度日。某日得罪劣紳,上告數庭,皆因對方打點而敗訴。當案子層層上轉,轉到外巡御史之手。開審前夕,意外劣紳非但打點不動,案子反而宣判平反。窮生正在覺得納悶之際,御史之隨堂書吏,特來延請窮生入內。當他一見御史竟竟是故人,內心不禁激動萬分。
二人相見,參商久疏,後堂續舊,歡樂融融。御史感慨的說:當時若無一飯糰之助,何來今日之官位。而當時小炒之美味,至今難忘。為了感謝一飯之恩,他將當時小炒內容清楚記下。高中返鄉之後,教妻依方抓料試著下炒,可是任由其妻依規不變食材,就是無法炒出理想之口味。
巡案之後,窮生和御史之間經常往來。夫人經由窮書生之妻教導,懷念的小炒一炒成功!御史夫人不知菜名,無以為名,遂稱請御史定名。御史感恩溯源,遂下名為「客家小炒」。一方面既可感謝故人,一方面又可享受著友情。於是「客家小炒」,就成為當地友誼的象徵。
嗣後,「客家小炒」逐漸因人而出名。御史每每巡視他地回宴,或者陞官設宴,必以小炒分享同僚。他的官位與日俱增,但官衙都在閩、粵諸地居多。經由他的努力推廣,「客家小炒」逐漸成為兩廣閩贛之名菜矣!
後來,御史之妻以為芹菜芫荽味重,因此,將之改為附近盛產之青蔥替代。這一小小修改,「客家小炒」之香氣遠播各地。許多家庭主婦,亦紛紛去芹菜芫荽改青蔥。為讓小炒能夠流傳,御史趁其閒暇將其衍變之素材記下。計開:豆干、魷魚干、蝦皮與五花肉為主體,同炒之香味則涵括青蔥芹菜元荽之外,以當地之青蔬辛香辣味為輔。
明末清初之閩粵大遷徙,來台客族之小炒內容,因地制宜而時常改變。內容五花八門隨時變化。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各省之口味入台形成飲食文化之大混合。「客家小炒」更上層樓,原有之魷魚干豆腐干與五花肉一成不變,故爾小炒之基本香氣永遠保存。最近大家口味變濃,加辣椒或加墨魚隨意更改內容。幸好內容變化,並未影響到小炒之香氣,這
可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吧。 [完]
資料來源:個人部落格
客家出生禮俗
引言人:羅烈師
戰後嬰兒潮及醫藥衛生條件改善,整個二十世紀後半葉臺灣頗為人口爆炸所苦,抑制生育的人口政策應運而生,時勢所趨,對子嗣的態度轉趨消極,相關生命儀俗日益淡化而消失。而今,臺灣已成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區,政策轉而鼓勵生育,對子嗣的態度正待逆轉,以此思考客家出生禮俗,並輔之以文創產業,或許有其利基。
出生禮俗
客家關聯於出生的傳統生命禮俗,從產前、出生、做三朝、做出月、收口水、對歲等,一來用以為新生兒祈福,同時也成為姻親鄰里往來饋贈的良機。
出嫁女兒懷孕分娩前,娘家要帶著雞、雞蛋、麵條等來到女兒家「催生」,並有預祝平安出生之意。
小孩出生後,女婿要帶著雞、雞蛋、米酒(有的帶幾十斤)到岳家去報喜,外婆家要請客,至親友好都會來參加,以表示祝賀。外公、外婆會回贈雞和紅蛋。
小孩子出生後要做三朝,正式為新生兒沐浴並做膽;坐月子期間,娘家饋贈兩隻雞與兩瓶酒;如為生男,就多贈揹巾、蓋衫、衣服與鞋子;滿月時要做出月,祀神與祭祖之外,並辦酒席宴客。娘家與親朋好友則送嬰兒應用之衣服、鞋帽、被褥、金八卦等飾品與用品。孩子出生一週歲,要做「對歲」,周歲比滿月更為隆重,來慶賀的客人也更多。
三朝做膽
孩子出生後第三天,第一次正式洗澡,澡盆裡會放一顆圓石頭,並將石頭輕輕摩擦嬰兒頭頂與胸口,口誦「膽大大、做公(婆)太」。剛出生的嬰兒易受驚嚇,不好照顧;反之嬰兒若膽如石大,體似石硬,則身心健康,一定能平安長大。
浴罷的石頭放回床下,世代流傳。兄弟姊妹用同一顆石頭做膽,代表同心。據說新竹關西有多產婦女生了13個小孩,都用同一個石頭做膽,饒富意義。可惜沒能保留,少了個傳家寶。
新丁粄
新生男孩既已出生,依傳統習俗必定稟告祖先與神明。通常這一儀式在年初舉行,稟告的對象如果是祖先,便於掃墓祭祖時,備妥新丁粄,祭祖之時,同時稟告新丁之喜。稟告的對象是神明時,則於社區天神良福之年初許福時,亦備妥新丁粄稟告天公、伯公與眾神。
北部客家的新丁粄做成條狀,不含饀料,約兩指幅寬,手掌之長,暱稱「朘粄」,取義於男性象徵。中南部客家則多做圓餅狀,豆沙饀料,上印錢紋,亦稱錢粄,取添丁進財之義。
儀式之後的新丁粄,分送族人鄰家,既沾喜氣,亦多少誇耀(沙鼻sa pi)之意。臺中東勢清代地近邊區,人群流動迅速,鄰里關係遠重於宗族關係,近來新丁粄在街區分送,甚至出現了拼場較勁的鬥粄趨勢,蔚為奇觀。同時,新丁粄之外,又創設千金粄,表彰男女平等之意,頗值鼓勵。
周歲帽
周歲之時,民間舉行「對歲」或「慶晬」儀式,小兒的外婆家會送來周歲禮,包括衣服、帽子等禮物。特別是周歲的圓帽通常黑布為底,帽簷前緣以紅線綉吉祥花卉,招福納祥。
筆者曾於南臺灣及江西贛州的客家文物館,發現頗多童帽,工藝精美,引人入勝。
近年以文創產業活化客庄的呼聲四起,新丁粄列入客庄十二大節慶,聲勢日壯,尚待細膩規劃,妥善執行而已;亦聞有近河之社區,嘗試撿拾美石,鏤刻文字以做為膽石,亦受歡迎;童帽則已成為歷史,少有聞問,唯近來客家花布略見風潮,引花布,入童帽,藉鼓勵生育之時勢,或許有其利基,識者不妨思之。
做膽石/攝影者:姜義溎
資料來源:客家委員會 數位台灣客家庄網站(http://archives.hakka.gov.tw/new/topic/topicInfoAction.do?method=doDetailTopicInfo&topicId=MjI=&isAddHitRate=dHJ1ZQ==&relationPk=MjI=&tableName=dG9waWNfaW5mbw==&topicName=q8iuYaVYpc3Cp6tV)
客家傳說故事(動畫)
1. 聰明的土地伯婆(http://edu.ocac.gov.tw/culture/biweekly/animation4/456_d4/index.htm)
2. 神秘的禮物
(http://edu.ocac.gov.tw/culture/biweekly/animation4/461_d3/index.htm)
3. 愛貪吃的王爺
(http://edu.ocac.gov.tw/culture/biweekly/animation4/463_d3/index.htm)
4. 地主的女兒
(http://edu.ocac.gov.tw/culture/biweekly/animation4/467_d3/index.htm)
5. 老天有眼
(http://edu.ocac.gov.tw/culture/biweekly/animation4/469_d3/index.htm)
6. 阿爸的破碗
(http://edu.ocac.gov.tw/culture/biweekly/animation4/470_d3/index.htm)
7. 老師的家
(http://edu.ocac.gov.tw/culture/biweekly/animation4/473_d3/index.htm)
三月 25
客家傳統年節習俗
傳統年節習俗(採錄自客 家 歲 時——《客家史話》選登 劉麗川)
內容提要
客家先民是中原漢人,其文化與中原文化有著血肉聯繫,存在著相當大的一致性。但客民有獨特的遷徙歷史,又有不同于中原漢民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背景,所以今天的客家文化又有別于中原文化,有自己獨特的內容。本文採用客觀描述與歷史比較相結合的方法,從容家歲時這一側面揭示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的淵源和差異。我國漢族數千年來逐漸形成了炫麗多姿的,與農事、人事休戚相關的歲時節日。這些節日讓人們在一年繁重的勞作中得以休息、娛樂、互相交往,為人們緊張的生活增添一些輕鬆、愉快的氣氛。
客家先民是中原漢人。漢族的傳統節日,作為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體上被保留在今天的客民社會生活中,並且對客民的思想、心理、風尚等等有著深刻的影響,成為客民維繫其漢族意識的重要手段。這些傳統節日在北方民間雖也大體保存著,但遠不如客民那麼重視,那麼認真。客民不但保存下許多中原的傳統習俗,而且在自己社會生活中又產生了適應客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需要的某些節日與習俗。這些不同于中原的習俗,又說明客民是一個與中原漢民有所不同的民系。
一、 春 節
《辭源》載:“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而客民從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入年界”了,直到新年的正月初五才算“出年界”。客民有“官三民四”的鄉諺,即過去祖上獲得過官爵的人家二十三日“人年界”,鄉鎮中祖上沒有官爵的百姓二十四日“入年界”。入年界後,家家戶戶為歡度新年而忙碌。其中一個重要項目是送灶神。送灶神習俗起源甚早,周代即被列為"五把"之一。《禮記‧曲禮下》雲:"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陳澔注:"五祀,則春祭戶,夏祭灶,季夏祭中溜,秋祭門,鼕祭行。"當時祭灶是在孟夏,即陰歷四月。漢宣帝後把它改為臘月初八。到了宋代,又改為十二月廿四日,傳承至今。先秦時期,灶神職司炊事。自漢始,成為天帝派往人間司察人們功過的神祗。《禮記‧祭法》鄭玄注:"(灶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太平禦覽》卷一八六引《淮南萬畢術》"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同時,灶神還有賜富職司的傳說。據《後漢書‧明興傳》載:漢宣帝時,陰子方因臘日祭灶而"暴至巨富"。自此,祭把灶神便相傳成俗。民間說,十二月廿四日灶神要上天奏玉帝,所以為其餞行,希望他在玉帝面前隱惡揚善,祈求玉帝庇佑下界五穀豐登,人畜平安。不過餞行也好,祭掃也好,儀式並不復雜。
當日下午或晚上,由家庭主婦在灶臺上擺上清茶、果品,焚 點燭,叩頭祈禱,便完成了"送灶君"之大事。
"送灶君"一舉,也表示"入年界"的開始。寧化、清流、石城、寧都等閩贛地區,把此日推遲為二十五日,不知是否忌"四"(客家話"四"是"死"的諧音)的緣故,或為了同入年界一致起來。閩贛一些地區把灶神作女神崇拜,俗稱"灶君老母"、"灶君太太"。漢代曾對灶神的性別發生爭論,據《太平禦覽》引《五經異義》載,鄭玄以為"灶神祝融為老婦",許慎以為"非老婦也",並說"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姓王名博頰"。其後,灶神形像遂為男子。但寧化等地奉為女神,是否鄭玄的影響,還是由於灶神司灶事,察小過,主飲食,是婦道之事,所以司灶之神亦是女的所然。寧化等地對灶神非常敬奉,凡過年、節,煮雞、鴨,做米果,熟了之後,首先要敬奉灶神,家中有什麼疑難的大小事,要祈灶神消災彌化,或求教解決的辦法。大掃除,搞衛生,也是入年界後的一件大事。當然也有在入年界之前開始打掃衛生的。客家人俗稱"掃灰塵"或"掃洋灰",屋裡屋外、"天上地下"、家什器具,無不打掃、洗刷一千二淨,這種客家人愛衛生的美德源遠流長。
做糕果,辦年貨,也是客家人入年界要辦的大事之一。客家人過年無不蒸糕,稱糖糕或年糕,可能是"糕"同"高"諧音,"年糕",寓意"年年高",圖個吉利。米做的糕果種繁多,各地做法不一,有蒸的,有油炸的,但其形狀基本是圓的,有團圓之意,意味著客家人歷經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後,十分渴望長久的團圓。但是永定縣撫市鎮鵲坪村黃泥丘的客家人春節卻不蒸糕,原因是他們的上祖於春節前發現剛出鍋的整籠糖糕被竊,立即且喊且追,小偷知道不能得手,就把糕放在門檻下逃跑了,失主追賊心急,當跨出門檻時,一腳踩在熱騰騰的糕上,造成傷殘,此後,便不再蒸年糕了,而改成打 粑。過年除做糕之外,普遍的要做豆腐、 腸、臘肉(這些一般在鼕至後就開始做),購買雞、鴨、魚,以及柑桔、核餅、糖果等各種食品,還有鞭炮、蠟燭、神 等等。
入年界之後,一般不幹重活,不食酸菜、黴豆腐,不食粥。主要是像征回避晦氣,不再"窮酸"、"倒楣",期望來年有個好光景。2、除夕。除夕,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民間習慣稱"大年三十"或"年三十",客家人稱"年三十前",也稱"過年"。嚴格說,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個夜晚,而大年三十,是最後一天,但民間沒有如此區分。年三十這一天一家人主要事項是"上紅"、貼門神、祭祀祖先、準備年飯、守歲等。
"上紅"即是貼春聯和貼紅紙。在中國人的眼裡,紅色是吉祥的像征,紅紅火火,表示興旺,所以大凡大件傢俱、農具和重要的物品都要貼上紅紙,如床、桌、凳、飯甑以及農具,大大小小的東西,都得貼上一塊紅紙。此習由"過年"的傳統相沿至今。貼春聯的習俗由來已久。五代時,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辛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人們認為是我國最早的春聯。客家的偏僻山村,有的農戶沒有春聯,也要在大門板上貼一大塊紅紙。廣東梅州客家地區,到了年三十,一般人家都把用紅漆寫有姓氏堂號或姓氏的燈籠高掛在屋前。
貼門神。門神兩字,在《禮記‧喪服大記》中鄭玄注道:"釋菜,禮門神也。"傳說黃帝時,有"神荼"、"鬱壘"能捉鬼,而後就有人把他們繪畫貼在大門兩邊抵禦"兇鬼"。《荊楚歲時記》上說:"歲旦繪二神貼戶左右,在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到了唐代又出現秦叔寶、尉遲敬德二人為門神。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心情不好,常聽到臥室外有拋磚擲瓦、鬼魅呼叫的聲音,鬧得官庭不得安寧,他很害怕,把此事告訴群臣,秦叔寶出班奏道:"臣願和尉遲敬德全副武裝立宮門外把守。"李世民準奏,當夜果然相安無事。為了免除秦、尉二人守夜之勞苦,於是把其二人繪畫下來,貼在各層大門兩邊,栩栩如生,邪崇從此絕跡,因此後人把他們二人也當成門神沿襲下來。明代開始,門神中還增加了財神爺。
祭祀"社官"。"社官",俗稱"社公"。客家人敬奉"社官",是當土地神崇拜的。《禮記‧郊特祀》道;"社,土地之主。稷,五穀之主。 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為社,而祀以報功也。"縣城一般建有土地廟,鄉村隻有社壇、神龕,而且一般都設置在"水口"、村口。民間認為土地神善良,樂於助人,是鄉土的保護神,司鄉土之事,立於水口、村口,便能守一方一村之樂土。一年中,除進行春祭、秋祭外,村中人家,凡有大小喜慶都要先孝敬他老人家。家養豬宰殺時,先要向他報告,在社壇上拿一塊磚頭回家,打"花紙"(豬血淋在磚頭和紙上),謂"請社公回家食豬血",豬宰殺後,還要拿一塊煮熟的豬頭肉和豬尾巴以及"花紙"到社壇敬奉社官,並要燒 鳴炮,祈他庇佑六畜興旺。過年過節更忘不了他老人家。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宰鴨,一般習慣上午捉雞去社壇殺(若一家要殺幾隻雞,隻需拿一隻即可),要燒 點燭放鞭炮。待雞煮熟之後,還要將整隻熟雞回敬一次。所以每逢年三十這一天,社壇火不斷,熱鬧非常,大家都去感謝土地爺一年守上安民之功德,祈佑來年大吉大利。
祭拜祖宗,客家人素有尊宗愛祖的傳統美德,他們敬祖宗過於敬神,信神敬神者,各有所崇,而敬祖者並無二義,一是出之於氏族傳宗觀念,二是認為先祖也是神,俗稱神祖,有雙重認識。家境好者,認為是先祖神靈庇佑,家境貧寒者,也不埋怨先祖,而自認為命運不佳,所以一年過去了,自然不能忘記祖宗。祭祀祖宗,既表孝心和謝意,宗祠和 火堂支祭拜,宗祠在本村的,先祭拜宗祠而後祭拜 火堂(即分支祖宗神堂)。供品一般是"三牲",如雞、豬肉和魚,前二者一定要有,都要煮熟,以及年糕、豆腐、果品等。供品上都要"貼紅"。寧化等地客家人習慣在雞上加一條雞腸和一片"長命菜"。供品擺好後,燒 點燭放鞭炮,然後跪拜,祈禱。
食過年飯。年三十晚上食過年飯,是這一天的核心,一般家裡都做好雞、肉、魚及其它菜肴。菜肴品種各地有所不同,但各地都有相沿成俗的必須菜。如廣東梅州地區一定要一道釀豆腐。此道菜是廣東客家名菜,被稱為皇帝菜,所以一定要有。閩西地區一定有一道肉九,有團圓之意。寧化等地,有兩道菜是不可缺少的,一是紅燒豬蹄堡,寧化人叫"腕子筒",是豬的腿跟下割下約1-3市斤重的一塊,整個煮熟後,油炸成焦色,然後上佐料燉爛。食時不用刀截,用筷子扒開便可,味 肉爛,十分可口。另一道菜是"長命菜"。寧化人在準備祭祖和年飯中,白天,要把雞、豬肉等整隻、整塊放進鍋中煮,煮熟後,湯中投入蘿蔔和芥菜,芥菜不能切碎,要整片煮熟,食時也隻能撕開而不用刀切,寧化人稱之為"長命菜",取"長命"之意,一鍋煮下,可以連食幾餐。臺灣客家人也相沿此習,隻是用的菜不同而已。食過年飯,都是一家團聚,桌上要擺比實際人數更多的碗筷,以示還在增長,有的人家人口不足八個,但八仙桌上仍擺上九副餐具,並且無論會不會喝酒,都要斟上酒。
過年飯,原為家人的團圓飯,但也有相請"過年"的,主要是兒女親家(本村的)和最要好的朋友,為了輪流請"過年",所以把本來是除夕的晚餐也就提前了,但一般是要在入年界之後纔請。而無論年飯提前與否,除夕之夜總得意思一下,簡單一點,形式還是要的。年飯之後,便是要發"壓歲錢"了,大人給小孩發,有獨立經濟收入的兒孫也給長輩發,相互祝賀,全家人歡歡樂樂。
守歲。守歲是民間除夕的重要任務之一,此習古已有之,
南北朝時,梁‧徐君倩寫下守歲詩《與內人共坐守歲》: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裡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
唐‧杜甫也寫了《杜住宅守歲》,詩云:
守歲阿鹹家,椒盤已吹花。
客家人守歲主要是"點歲火"。"點歲火",即用特製的油燈點火。家裡最少點三盞燈:一是廳堂、一是門口的"天燈"、一是灶臺上的灶神燈。除此,村中較近的廟宇,家家戶戶都在神壇前的 案桌上點一盞,村中無廟宇的則在"火廳"中點。所點的"歲火"都要不斷添油,直到天亮。
家庭主婦把廟中或 火廳中的歲火移回家裡,路上不能讓它熄滅,到了家裡還要繼續點明。點"歲火",亦稱"光年",有"一年中光明願遂"之意。所以,家庭主婦要經常去觀看燈盞裡有沒有油,是否"開花",有無熄滅等,若見到"燈花"就很高興,認為是吉祥之兆,若燈火被風吹熄或被踫倒,主人就很驚恐,認為是不祥之兆。至於"守歲",就不一定到天亮,家中大人小孩坐在一起敘家常,想睡就睡。近年電視普及之後,全家人一起看電視,敘家常,直達午夜之後,接著迎新年,放鞭炮、焰火,稍事休息,便"開門"。"守歲"之因,也許就是席振起在《守歲》詩中所雲:
邀守歲阿鹹家,蠟炬傳紅映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遍從此夜惜年華。
"守歲"除愛惜生命、愛惜光明之外,還有辭舊迎新之意。客家人都在年三十笊好飯,留到初一喫。江西省南康縣客家人除夕晚上灶膛留火種,作初一生火之用,寓有"不斷煙火",年復一年延續之意。大年初一。初一是春節正日,也"大年初一"。從這一日開始進入歡度春節的高潮。喫、喝、玩、樂、探親訪友,歡歡喜喜度過十天半月。客家人俗語說:"年到初一二,家家打鬥敘。年到初三四,人客來來去。的到初五六,有酒又無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缽。年到初十邊,依舊同先般。年到十五六,食了餘剩肉,耕個耕,讀個讀。"也有"有喫有喫聊(玩)到二十"之說。
初一,自午夜開始至早晨,鞭炮不熄,此伏彼起,十分熱鬧。午夜放鞭炮是辭舊迎新,接著便是"開門"、"迎財神"。時間不一,認真的事先要擇好吉時,屆時開門迎財神,一般的在淩晨或清早,"懶"一點的,天大亮纔起床。各家起床最早的是主婦,她早起洗刷鍋灶,燒水,擺好供品,然後纔請男人起"開門"放鞭炮。閩西等地客家人的供品有講究:上供時米中要插12雙筷子、12根大蒜(閏年各加一),放黃紙錢、白紙錢、桔子、袖子等,有的還有銀元,取"有財有食"之意。有的加插"歲飯花",取"來歲和花發"之意。寧化等地,舊時這天請男人起床不叫"爬起來"、"起床",而是叫"出首"。"首"在這裡不指頭,而是"窩"的土稱,"出首"是"出窩"的意思,舊時挑擔做生意的人也都是這種叫法,大概是"遠走高飛"的意思。而"爬起來"、"起床"含有摔倒或休眠的意思,故認為不吉之言。這天早晨各地都呈現一派熱烈、歡樂、生機勃勃的新氣象。正如王安石《元日》所描述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開門"之後,便是早餐,有的喫素,有的喫葷。素餐:閩西客家素食主要有團圓場丸、紅棗、花生、糯米甜飯,都是吉祥之物。也有用芹菜、蘿蔔絲等煮米茶喫。贛南南康縣等地客家人也是素食。贛南信豐縣客家人喜歡以富菜(芹菜)、豆腐下飯。拜祖回家後喫果子茶。葷餐:主要有雞、肉、魚等。寧化等地食葷者,一定有一盤白斬雞和一碗長命菜",家中之最長者和最小者喫雞腿。桌上要多擺碗筷,每席都要斟上酒,意味著一年伊始,有酒有肉"有喫"的吉兆。無論葷食、素食都不喫粥,且不能喝米湯,俗稱"初一喝湯,出門下雨"。
早餐後,普遍的是拜祖宗和社官。這是男人的事,而婦女一般不出門,在家做擂茶。有的地區自早餐後就忙於〝拜年",首先到岳父岳母家(本村的),而後再上親戚朋友家。見面都說好話。每戶家裡都備有桔餅湯、茶、酒、糖果、水果、蜜餞、 煙和臘肉、鹵肉等食品,品種視家境而異。上門後,主人接待的第一項目是敬一杯桔餅湯,口稱"喫了吉吉利利,萬事如意"、"一百歲"等。其他東西可喫可不喫。至親者,要給主人最老的或最小的紅包,小孩上見主人要給紅包、桔子或糖果以及雞腿。初一拜年的習俗,是從中原古俗傳承而來的,至今河洛地區仍有此風。有些地區初一不上門拜年,只是在公共場所玩。鄉村中,在拜祖後,已分居的兄弟叔姪,或親近"親房叔伯"聚在一起喝酒"談天",每家都送上一壺水酒和一、二盤下酒菜,大人小孩湊在一起,顯得非常親切、熱鬧。大年初一這一天有許多規矩;不笊飯、不掃地、不挑水、不打罵人、不洗衣服、不做針線活、不討債、逢人說好話,不說不吉利的話,見面互祝:"新年好"、"萬事如意"、"增福增壽"等等。逢"四"要說"紅"(因"四"與"死"諧音),"書"要改為"賺"(舊時初一賭博特別盛行,"書""輸"諧音,故須改稱"賺"),不然不吉利。閩西客家人除夕前一天用大飯甑笊飯,稱"蒸歲(年)飯","歲飯"要供數日,取"歲有餘糧"之意。初二早晨重蒸食用,叫"食歲飯",到初五纔能用生米做飯。寧化、石城等地在初二就可用生米做飯,農民初五不用生米做飯,說是五穀神生日。
大年初二。正月初二開始探親訪友,自然首先要拜嶽父嶽母的年,客家人稱"轉外家"。梅州客家人凡在上一年新婚的"新姑丈"和妻子一同"上門"拜見岳父岳母。過去,新姑丈上門會被戲弄,給他戴破笠帽,臉上抹鍋灰,弄得"新姑丈"狼狽不堪。連城民諺說:"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郎(指太遲了)。"初二開始,各家分別宴請"姑婆大姐",請"新年飯"。梅州地區民謠道:"初一就話初一頭,初二又話新年頭,初三又講窮鬼日,初四就話翻一日,初五、初六神下天,七不去,八不歸,九九十十看到獅,十一、十二龍燈出,十三、十四過月半,索性過了月半才來歸。”這首歌謠愉快、詼諧地唱出媳婦回娘家後不願轉來的理由,這些理由正好將年初一至正月半的習俗串連起來。
初一、初二,客地有不動掃帚的習俗。各家不管居室、庭院的地面如何佈滿厚厚的瓜果皮、煙灰、糖紙、炮竹屑,都不得掃地。客民認為在這個日子掃地,會掃走家中的財氣。這個習俗也是由來很久了。五代《錄異記》載有“如願”的故事:廬陵歐明過彭澤湖,被湖神青洪君請去作客,待之甚厚。有一吏告訴歐明,當青洪君問需要什麼時,你只要“如願”。果然,青洪君問歐“何所須”,歐依照官吏教的話說了,青洪君不得已,將如願送與歐。如願,青洪君的婢女。歐明把如願帶回家後,凡他有所求時,皆能很快滿足,“數年後大富”。後來一年的初一,如願起床晚了,歐明就打如願,如願跑入糞帚。歐明又用杖打糞帚,喚如願,如願再也沒有回來。從此,歐家逐漸衰落了。以後,民間就有了初一藏糞帚的習慣,怕把如願掃走,失掉家中的財氣。“如願”的故事,現在很少為客地所知,但是不動掃帚的古代遺風在客地卻一直被保存了下來。 初三是“窮鬼日”,到這天才把積了幾天的穢物清掃出去,這叫“送窮鬼”。“送窮”,早在唐朝韓鄂的《歲華紀麗》一書中就有記錄:“孟春晦日(陰曆一月三十日),脯聚行樂,送窮”。關於“送窮”,也有一個故事:顓頊帝時,宮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給他新衣,就撕破,並用火燒後才肯穿。宮中人都叫他“窮子”。窮子死於正月晦日,為他送葬時,人們說:“今日送窮子也”。“送窮”的說法就此相沿下來。民間把“送窮子”的“窮”逐漸說成了“貧窮”的“窮”,將家中穢物掃出叫“送窮”。明代陳耀文《天中記》記有池陽(今陝西省涇陽縣附近)風俗:正月二十丸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書中有“送窮鬼”條,書中說“送窮鬼”的時間是正月初六,作法是把垃圾掃聚一處,再放上七個煎餅,在當日清早人們還未出門前就把穢物、煎餅一齊扔到街上,就叫“送窮鬼”。上面所說的“送窮”時間和“送窮”的作法都與現在客地流行的風俗不太一樣。
年初五,“出年界”,是上工、開市的日子。這一日要祭天神,因為這日“神下 天”。 年初七,一般人家要吃“七樣菜”。七樣菜中,芹菜、蒜、蔥、芫荽(香菜)、韭菜五樣是必有的,另外兩種魚、肉或其他菜均可。七樣菜要同時煮熟,全家分食。客地吃七樣菜,是借菜名的諧音,取其吉利:芹菜的“芹”諧勤,蒜諧算,蔥諧聰,芫荽用“芫”字諧緣,韭菜的“韭”諧久,魚諧餘,吃肉表示富裕。吃了這七樣菜,人就能勤快、會算、聰明、有緣、長久、有餘、富足。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初七日……以七種菜為羹”,可見客地吃七樣菜是沿襲了南楚一帶的風俗。值得提一筆的是,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五十三回“甯國府除夕祭宗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及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王熙鳳效戲彩斑衣”中所描述的甯、榮兩府在除夕、元宵的各種儀式、活動,均與現今客地流行的傳統活動相仿。
二、 元 宵 節
中國傳統上把陰曆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節,十五日夜稱為元宵。宵,即夜。元宵節的賞燈活動在唐宋之際已很盛行。史書多有記載,且常見於文人詩句。元宵節,客地稱為“正月半”,這也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從正月十一、二日開始,大街小巷到處張燈結綵,爆竹炸響,煙花燃升,沿街可見舞龍燈的隊伍。正月十五日上午,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都要在祖公堂掛上白油紙做的小燈籠,由家中男性將燈點燃,俗稱“添新燈”,以示家中添了新丁(客話“燈”、“丁”同音)。掛燈前要祭祖公和天神,請他們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這日中午或晚上人們延請親朋好友歡宴。入夜,鬧花燈的活動開始了,在一片鼓樂聲中,各村各姓舉出自家紮制精緻的各色花燈、龍燈,男女老幼尾隨觀看,歡天喜地。許多村莊、鄉鎮還進行鑼鼓大賽,花燈評比。在各路活動中,最令人興奮的還是放“孔明燈”,放焰火和“燒煙架”。關於“燒煙架”,宋代周密的《武林舊事》“元夕”條中記有:“……一入新正,燈火日盛,……宮漏既深,始宣放煙火百餘架,於是樂聲四起,燭影縱橫,……”現在客地製作的煙架種類繁多,新意競出,諸如“百鳥朝鳳”、“天女散花”、“金穀豐登”,不一而足。人多財足的大姓互賽燒煙架,放禮花,競呈奇技,如梅城張家圍的張、黃兩大姓,每年都要比賽,觀者如潮。另外,元宵之夜五華縣的“馬燈”、大埔縣百侯區的“舞鯉燈”、青溪鄉的“舞黑蚊”、平遠縣的“船燈”、豐順縣埔寨鄉的“燒火龍”、“賽紙花”等也頗具特色。未以來相沿有元宵節吃湯圓(圓子)的風俗,《宋詩鈔》周必大《平園續稿》有《元宵煮浮圓子》詩。現今南北各地都有這個習慣,客地也不例外。節日的慶祝活動持續到十六、七日才結束。
三、 天 穿 節
宋以前,以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節,現在客家部分地區還有這個節日,只是時間有所不同,如梅縣是正月二十日,花縣是正月十九日等。相傳這日是女媧補天的日子。據清代著名學者俞土燮《癸已存稿》卷十一“天穿節”條中的考辨,可知“天穿”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是取“雨水屋無穿漏”的意思。宋以前的風俗是用紅絲線繫住煎餅投到屋頂上,為“補天穿”,所以宋代李觀有“蝸後沒後幾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間閑婦女,一枚煎餅補天穿”的詩句。《韻書》在有關“天穿節”的記載中說“蘇軾詩曰‘一枚煎餅補天穿’”,廣東《花縣誌》(舊志)中說:“李太白詩云:‘一枚煎餅補天穿’”。上述兩書都將“一枚煎餅補天穿”的詩作者搞錯了。現在,客民的農村婦女在這天要把甜飯做成大圓塊,用油煎熟後,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天穿節時,客地農民不下田耕作。他們認為如果在這天下田,全年將出現乾旱。
四、 觀音生日
觀音菩薩是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佛教把她描寫為一個大慈大悲的,能應機以種種化身救眾苦難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見《法華經》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二五)。正因為如此,客民對觀音菩薩很尊敬,在客民住宅的祖公堂中,除了供奉自己祖先的牌位外,還在祖公堂右側門媚之上供奉著觀音菩薩的佛龕,讓他隨歲時享受香火。佛教說陰曆二月二十九日是觀音的生日。每到這天,客民就要在祖公堂點上香燭,搬上糖果、糕餅、青果、麵條等齋盤敬觀音。現在敬觀音,主要是老年婦女做了。
五、 太陽生日
為紀念明朝未代皇帝崇禎(朱由檢)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九日於北京煤山遇難,客地定該日為太陽生日。現在,主要是老年人和婦女仍遵循這個風俗:這日早上七點鐘,面朝太陽,用糖果、麵條、糕餅等齋盤祭太陽,並用生油炒麵祭天神。這個紀念日可能始于明末南遷的遺族。這些明代遺民以此來寄託他們對漢族政權的懷念,對清代滿族政權的抗拒。該紀念日能保留至今,也反映出客民所具有的強烈的漢族意識。
六、清 明 節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淮南子‧天文》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時間是陽曆的四月五日或六日,正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大好時節。從古時起,清明即是一個緬懷祖宗功德,祭奠先祖亡靈,為故去親人上墳掃墓的哀日,又是一個踏青賞春的郊遊假日。《夢梁錄》記南宋都城(杭州)清明的風俗為:“禁中前五日,發宮人車馬往紹興攢宮朝陵。宗室南班,亦分遣諸陵,行朝享禮。……至日,亦有車馬詣赤山諸攢,並諸宮妃王子墳墓,行享把禮。官員土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車馬往來繁盛,填塞都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空歌鼎沸,鼓吹喧天,……篩酒貪歡,不覺日晚”。客地保存了清明踏青掃墓的舊俗。清明節前後三天都是祭掃的日子,上墳當天一清早,各房老幼穿戴齊整,帶上果品、茶酒、香燭、紙寶、大三牲(現在主要用雞、生魚、豬肉),有條件的人家還要請上鼓樂師往祖先墳場去。到墓塚後,先將墓場四周的雜草除淨,把用雄雞血塗抹過的草紙桂在碑額上,稱為“掛紙”(有的用石塊壓住草紙),然後在墓前插好香燭,擺上供品(在墓側後土神位上,依照“男左女右”的規矩也要供一份三牲)。安排妥當後,各房按輩份高低排好,站在“墓塘”上開始祭拜。首失面對祖先亡靈跪拜三次,行三獻禮(三次獻酒,每獻一次後都將酒灑在墳前,因“酒”與“久”諧音,取“長久”之意),再獻上清茶。拜畢祖先,再祭拜後土神。然後在墓前鳴放鞭炮,焚燒紙寶。做完這一切之後,向亡靈最後跪拜一次,稱為“辭神”。歸來後,各家可請客人歡宴聚飲。清明日,客地還有在門口插青草,吃清明飯的習俗。據說,這樣做,可保佑全家一年無疾病。清明飯的做法:用艾葉、芒麻葉、雞屎藤煮水(或磨碎),拌上米粉或麥粉,加入白糖,蒸熟即成。
七、浴 佛 節
陰曆四月初八是浴佛節,也稱佛誕節,這是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節日。佛教傳說,釋迦誕生時,有九條龍口吐香水,洗浴佛身。據此,每逢佛誕日,寺廟的僧侶便舉行“浴佛”活動,用各種名香浸水灌洗佛像(有的用清水)。另外,寺廟還舉行拜佛祭祖,施捨佛教徒等慶祝活動。浴佛節在客地部分地區流行,如梅縣。佛教在梅縣的影響較大,所以每到四月初八,善男信女們便紛紛趕赴寺廟參加浴佛會。其他群眾在這日有用三牲請親朋吃飯的習慣。
八、端 午 節
陰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國古人認為五月是個不吉利的月份,《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這是因為進入五月後,天氣變得潮濕、溫熱起來,各種蟲害、病菌趁勢活動猖撅,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古人採取了種種防病治病的方法,如《大戴禮‧夏小正》記:“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俗也”(即用蘭草煮水浴身,因此唐宋間稱端午節為浴蘭節);《荊楚歲時記》:“五月初五日四民並蹋百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避毒氣,是日競渡、采雜藥”,明朝劉若愚《明宮史‧火集》:“(五月)門兩傍安蔓蒲、艾盆。門上懸掛弓屏,上畫天師或仙子、仙女執劍‘降五毒’故事……初五日午時,飲硃砂,雄黃,菖蒲酒,吃棕子,吃加蒜過水溫淘面,賞石榴花,佩艾葉,合諸藥,畫治病符。”客地的端午節大體上繼承了傳統的做法。每逢端午,除了準備好酒食在祖公堂祭天神、龍神、祖公外,還要折桃條、艾枝或菖蒲、黃刈藤等插在門上,這叫“掛青”。人們將蒲根和少許雄黃投入水井、水缸,這日人人都要喝一點雄黃酒,並把酒塗在額頭和手心上。有的地方用蘇茅、襪草、庫子草等泡水洗澡,或以所用“掛青”煮水浴身,以求防除皮膚病。也有的人家在門上貼鍾馗像,說是為驅鬼。此外,家家都要吃粽子,近水的城鄉以前還舉行龍舟競賽。《嘉應州志》、《龍川縣誌》等均有關於端午龍舟競渡的記載。客地流傳的端午吃粽子、劃龍船是為紀念屈原投洎羅的說法,與南楚的傳統說法頗為一致。
九、天 賦 節
陰曆六月初六,客地各舊縣誌均載為天賦節。天賦,即天賜。這個節日起自宋代真宗帝時,《宋史‧真宗紀》三云:“(大中祥符)四年春正月……丙申,詔以六月初六日天書再降日為天贓節。”歷史上,這天要宰牲榨粉,鼓吹迎神,共慶早稻登場。客地稱這日為伯公(土地神)生日,要祭伯公,還要吃用新米做的米糕飯。據說,這天晾曬衣服、書畫,可以防蟲。
十、乞 巧 節
乞巧節的時間是陰曆七月初七,亦稱七夕節。提起七夕節,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美麗神話。這個神話起源較早,漢代《風俗通》已有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經過歷代民間的反復演繹,才變成今天婦幼皆知的神話傳說。晉朝葛洪的《西京雜記》記有漢代青年女子七夕夜乞巧的事:“漢踩女以七月初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以後的《荊楚歲時記》、《武林舊事》、《夢梁錄》等書都有關於七夕節婦人女子當日夜晚在廣庭擺香案、酒果,對月穿針乞巧的記載。這個節日在客地舊縣誌都有所錄,但現在只有個別地區過七夕節,做法和傳統基本一致:青年婦女在節日夜晚設八仙桌、酒肴、瓜果、各色花卉,向天請供,向織女星乞求智巧和美滿姻緣。客地還傳說織女渡河時,天門會大開,因此孩子們饒有興致地在七夕夜裏與阿婆、媽媽們坐在屋前禾坪或庭院,靜靜地仰望星空,希望能看到天上的宮門大開,看到牛郎織女的歡聚。客地有的地方還有一個關於七月初七的動人傳說:漢代大儒董仲舒的母親是天上的仙女,每逢七月初七日,董母要到下界江湖中洗浴,董趁母洗澡之際,拿起母親放在岸邊的衣服,這樣母子才得以相會。因此,鄉間婦女認為經過仙女浴過的水清潔、甘甜,儲藏起來可期年不壞,還有治病的功效。直到現在,仍有部分地方如龍川縣的一些老年婦女在七月初七黎明到江邊汲水,博羅縣的一些婦女卻在當晚十二點去井臺提取井水,回家貯存在瓦罐中,以備飲用。
十一、盂蘭盆節
孟蘭盆節在客地稱為“鬼節”或“亡人節”,也有的地方稱為“七月半”,時間一段是陰曆七月十四或十五日,也有的地方是在十三日或十六日。直到民國,每逢“七月半”,各家要在祖公堂用齋果、酒食祭拜祖先。有錢的人還要延請僧尼誦經,誦經後為亡靈燒紙衣、紙寶、紙船等,稱為“燒衣”。鄉間有的人還用竹竿桂上紙錢插在田頭,叫“掛田錢”。現在,這天多不祭祖了,只是家人高高興興地聚一聚,或宴請一下親朋好友而已。另外,農家認為從這天開始,田裏的晚造秧苗都已插好,可以洗乾淨秧盆、秧鏟,洗乾淨腿腳,以後就不下田了。各家要做“田圓”(用白糖、糯米粉作成元宵大小的圓丸)用竹簽串成串)吃,一串串的“田圓”象徵秋天將要豐收的稻穀。七月一五日。寄地的善男信女們都要到寺廟參加盂蘭盆節。盂蘭盆節是一個從南北朝梁武帝時始設的佛教節日。“孟蘭盆”是梵文音譯,意思是“救倒懸”。《盂蘭盆經》說釋跡牟尼的弟子目連不忍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饑餓、倒懸之苦,求佛救度。釋迦牟尼要目連在七月十五日備百味之食,供養十方佛僧,借佛僧的恩光可以使母親得以解脫。佛教徒根據這個佛家神話,興起了這個節日。
十二、灶神生日
客家人認為灶神爺不僅掌管一家人的飲食,而且能操一家人的生死禍福。這是因為灶神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日要上天去向天帝陳說各人平日的善惡功過,天帝將根據各人的不同表現降下福或禍來。所以,人們對灶神很恭敬,把他供奉在灶頭。
客地傳統上以陰曆八月初二為灶神爺生日。生日這天,各家要在灶頭擺三牲(大、 小三牲都可以,依經濟條件而定),敬灶神。此外,各家設酒置宴,還要吃“煎芋丸”。煎芋丸的做法很簡單,把芋頭擦成絲,拌上生粉、鹽、水揉勻,也可以再加上花生末,做成丸狀,油煎熟即成。這個節日主要是在農村過。有的地方(如蕉嶺的玉溪、金盤橋等地)在此日走親戚、看朋友,放鞭炮,比過年還熱鬧。
十三、中 秋 節
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日正是三秋的一半,因此稱為“中秋”,也正是金風送爽、天高雲淡的時節。節日當天,客家人要擺齋盤祭天神、龍神和祖公,晚上要祭宅神,親戚朋友之間互贈月餅,歡慶佳節。關於八月十五日送月餅,北方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南宋時,北方一些漢人不滿金人入侵中原,準備組織反抗。但是金人控制很嚴,為了傳遞消息,統一行動,就把寫有“八月十五殺韃子(指金兵)”的字條藏在月餅中,用送月餅的方式聯絡群眾。後來,八月十五成為一個民間反抗外族侵略壓迫的紀念日。無論南方、北方,都繼承了八月十五互送月餅的傳統。中秋節中,客家人殺雞宰鴨設家宴,要吃煎芋丸,蒸粘米飯,節日夜晚的活動主要是賞月。入夜,明月高懸,人們在庭院擺上桂圓、花生、柿子、糖、月餅、香茶等,失對月跪拜,叫“拜月華”(現在已不拜了),然後家人高高興興地共賞明月,邊飲茶,邊吃瓜果、糕點,另外還要剝食抽子和芋頭,俗稱“剝鬼皮”。
十四、重 陽 節
重陽節是陰曆九月初九,客家人也稱為“重九”。因為古人以奇數為陽,九月又初九,月日都逢九,故又稱“重陽”,或“重九”。九月初九,客民要在家祭祖公,有的還要到祖墳場上去拜掃先塋。很多人在這天願意到有神廟的地方去登高。因此,重陽時客地名山古?遊客如雲,山上神廓裏香火鼎盛,敬香者在求神賜福,而更多的是在秋陽照耀下,奮力攀援,登上頂峰“一覽群山小”。登高的起源,據南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載,東漢時汝南桓景與仙人費長房有交。一天費對桓景說,“九月初九你家中會有災禍,全家應作彩囊盛上茱萸系在臂上茱萸用以避邪),要飲菊花酒(菊花酒為延壽),登往高處。這樣做才能避災。”桓景聽從勸告,帶家人外出登高,待傍晚返回家中時,只見雞犬牛羊全部死去。費說:“這可以代人受災了。”以後就留下了重陽登高的習俗。客地的登高也是沿習了漢以後的風俗,但現在已沒有插茱萸,飲菊花酒的習慣。
十五、冬 至 節
冬至節也叫冬節,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或二十三日,這是一個很為客民重視的節日。節日時,客民傳統上要蒸糯米糕、做圓飯祭祖公,俗稱“團冬”。各家要吃糯米飯、圓飯,這叫“補肚”。冬至時,客地還有一個習慣:家家都要在冬至日釀“冬至酒”,做“冬至肉”(煙肉)和醃冬菜。人們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厚,用它釀出的米酒可以久藏不壞;冬至做的煙肉、冬菜也宜乾保存。客民中流傳著“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滿山走”的民諺,這是說冬至時的羊肉,夏至時的狗肉吃了很補人。因此,冬至前後市場上羊肉生意興隆,各家各戶都要買些羊肉回來煮酒“補冬”。重視冬至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冬天已到,春天快來了,如杜甫《冬至》詩云:“冬至陽生春又來”。
客家童謠教材1
.(http://163.20.42.2/country/hchild/)
內有mp3
(伯公伯婆.mp3、 十字歌.mp3 、問劉十九.mp3 、天公落水.mp3 、客家山歌.mp3
客家農諺1.mp3 、客家農諺2.mp3 、師傅話.mp3 、排排坐.mp3 、揣令仔1.mp 3 、揣令仔2.mp3 、月光華華.mp3 、水打一雙鞋.mp3 、缺芽耙.mp3 、羊咩咩.mp3
釣檳彎彎.mp3 、阿豬伯.mp3 、頭那.肩頭.膝.腳趾.mp3 )
客家童謠教材2
客家委員會網站>哈客103 >童謠篇(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6256&ctNode=415&mp=1)
3.客家委員會網站> 音樂戲劇館 > 音樂介紹 > 傳統音樂 > 山歌小調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8485&ctNode=1833&mp=1828&ps=)
山歌小調
山歌小調 張貼日期:2005-12-25
客家山歌小調在傳統表演藝術與社會文化上,皆有其獨具的特殊性,傳統客家人因遷徙而多居住在靠山的地方,又以務農為主,無論是墾山或耕種,生活總是與自然為伍。山歌源自鄉野山園,是客家先民在從事耕種或閒暇時所隨興創作出來的音樂,處處可以見到對生活的描寫以及愛情的歌詠,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完全表現在客家山歌的創作上。在演唱時,講究嗓音的高亢、嘹亮,以表達原始奔放的情感,同時也強調聲腔之韻味,以配合語言的特質。
客家人的山歌,原本也許只是一種單調的歡呼或唉嘆,到後來為了配合採茶、挑擔、耕種等勞動工作而唱出曲調自娛,或者是與山嶺之間一起來勞動的夥伴相互鼓勵,相互問候的韻律性旋律,到更後來,有時又是為了呼朋引伴,或吸引異性而相互調侃、哼唱情歌,又或者是為了與對山的朋友高聲談話,而讓簡單的韻律性旋律逐漸演變成更完整的曲調歌聲,並慢慢形成所謂的山歌。
山歌以獨唱和對唱最常見。其中「獨唱」以抒發心情為主,「對唱」的演唱方式,則源於戶外生活,在廣闊的山林田野,或播種、插秧、除草、割稻時,看見附近田野也有人在工作,於是以高聲歌唱問候,對方聞聽後開始呼應答腔,用歌聲你來我往,從問名道姓開始,然後閒聊問候,「或互勸、或相罵、或調情」總之,能用對唱的方式達到對話的目的。
山歌小調中的「九腔十八調」原本是針對三腳採茶戲的唱腔而言。「九」與「十八」是用來形容腔調之多,並非剛好有九個「腔」或十八個「調」。「腔」即「聲腔」,是指由特定語言發展出來的歌樂系統,其發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戲曲演出。三腳採茶戲唱腔以「四縣腔」的「老山歌」為基礎,包括了兩大子系統,即「山歌腔系統」與「採茶腔系統」,加上其他小調融合。其中,「山歌腔系統」則包含了〈老腔山歌〉、〈上山採茶〉〈山歌子腔〉、〈東勢腔山歌〉、〈陳仕雲〉、〈送金釵〉、〈初一朝〉等曲腔;「採茶腔系統」有〈十二月採茶〉、〈送郎腔〉、〈糶酒〉〈老時採茶〉、〈新時採茶〉、〈勸郎賣茶〉等眾多曲腔。
「調」即「小調」,是指產生於城市而流行至全國各地的歌曲,通常是以官話演唱,但是因為流傳範圍廣,所以也常用方言演唱。原來小調的歌詞是固定的,它是由民間的職業藝人創作,流傳到中國各地。在民間的演唱者可以包含歌伎、江湖藝人、街頭藝人和各種市民階層,在市集廟會、街頭巷尾、酒館茶樓表演,從民歌的基礎上,吸收城市的藝術文化因素,與戲曲、曲藝產生交流之後的結果,從而在藝術性方面明顯得到提高和改進。經常為客家民間傳唱的小調,包括〈十二月古人〉、〈問卜〉、〈思戀歌〉、〈瓜子仁〉、〈桃花過渡〉、〈桃花開〉、〈鬧五更〉、〈剪剪花〉、〈梳粧台〉、〈八月十五〉、〈賞月光〉等等都是。
由於山歌小調表現所運用之歌詞,屬於民俗的口語歌唱文學,不論是不是識字的人,只要有興趣,有感受,都能隨時自編自唱。所以,大多聽來順口、易懂、易讀,好記。這也正是山歌小調這類民間口語歌唱文學的表現,能夠充分普遍深入客家人的心中,成為早年客家人日常休閒消遣自娛的一種基本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音樂欣賞]
【感謝鄭榮興校長提供】
客家歌謠(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7915&ctNode=1987&mp=1925)
小調(平板)小調(平板) 演唱者: 張雪英,江彥瑮,陳秋玉,彭玉坤,黃鳳珍,曾先枝,張有財,賴少奇,江彥瑮,鄭榮興
洗手巾 - 張雪英(試聽)
姑嫂看燈 - 陳秋玉(試聽)
剪剪花 - 張雪英(試聽)
開金扇 - 江彥瑮(試聽)
問卜 - 陳秋玉,彭玉坤(試聽)
瓜子仁 - 張雪英(試聽)
懷胎歌 - 陳秋玉,黃鳳珍(試聽)
十八摸 - 張雪英,曾先枝(試聽)
十二月古人 - 張雪英(試聽)
梳妝台 - 陳秋玉(試聽)
妹剪花 - 張雪英(試聽)
蝦蟆歌 - 黃鳳珍(試聽)
月有情 - 張有財(試聽)
嘆煙花 - 張雪英(試聽)
桃花過渡 - 陳秋玉,張有財(試聽)
桃花開 - 張雪英,賴少奇(試聽)
繡香包 - 張雪英(試聽)
思戀歌 - 江彥瑮(試聽)
鬧五更 - 鄭榮興,張雪英(試聽)
客家童謠教材3
童 謠(http://content.edu.tw/local/kaushoun/chaukong/88thtm/tm102.htm)
美濃父老白天操勞農事,晚飯後搬一把椅子坐在禾埕上,納涼休皂,閒話桑麻,全家老小聚在一起,歡享天倫之樂,尤其在有月亮的夜晚,鄰近人家也聚集過來,大人泡茶打嘴鼓,小孩子瘋狂的做各種劇烈的遊戲,像打山羊、踢鍚罐等;比較靜態的像女孩子跳格子、拈石子等;再小一點的則纏奢大人講故事、做謎猜、唸童謠。唸童謠是孩子們最喜愛的娛樂,常常觸景生情引發他們的靈感,於是相關的童謠隨口唱出,既有趣又可以引領他們進入無限幻想世界,這裡有草木蟲魚鳥獸的名稱,它們的習性與特徵,更有無窮的諧趣與歡樂。例如有關月光的童謠特別多,有關星星、螢火蟲的也不少,都跟眼前景象分不開。童謠當然也有其地區性,地形、山川、作物、習俗全是童謠的材料,本鎮流傳的童謠雖然大部份與其他客家社會相似,但也有不少修改以適合情境,甚至創作新作。
甲、有關星月類:
1. 月光華華,點火餵豬嬤,豬嬤唔(不)食汁,揹統打禾嗶(麻雀),禾嗶尾丁丁(翹),揹鈉打先生,先生霸過河,揹銳打鷂婆,鷂婆尾吊吊,揹鈉打烏鵪。烏鶴哥!受兒烏索索。
2. 月光光,好種薑,薑蕭目,好種菊,菊打花,好種瓜,瓜忘(未)太,孫子摘來賣。賣到幾多錢,賣得兩百錢。學打棉,棉絮斷;學打磚,磚對截;學打鐵,鐵生滷;學刷豬,豬會走(跑);學狗,狗會咬;學刷鳥,鳥會飛,飛到樹山尾。細阿哥仔洗手洗腳,歸沒路,扒七樹,樹土一尾蛇,嚇得眼斜斜,跳下來,蹬到一條爛冬瓜,瀉到伊阿婆一廳下。
3.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拗來結親家,親家門口一口塘,畜個鯉姆八尺長,細個拿來炒韭菜,太個拿來問姑娘,問個姑娘高天天,煮個飯兒臭火煙,問個姑娘矮徹墩,煮個飯兒香撲撲,害我吃了沒矢朏(臀部)。
4. 月光華華,細妹子煮茶,阿哥兜凳,人客吃茶。
5. 月光光,秀才娘,船來等,轎來扛。一扛扛到水中央,蝦公老蟹拜觀音。觀音腳下一番花,拿男阿妹轉妹家,轉去妹家笑哈哈。
6. 七姑星七姊妹,打開園門拗芥菜,芥菜幾多皮,十八皮,留兩皮來嫁滿姨。滿姨幾多歲,十八歲,嫁到哪裡?嫁到糖廓裡,又有糖又有蔗,展屎霹靂啪啦,髻鬃子挽齧枚。
乙、有關昆蟲動物類:
1. 火螢蟲,嘟嘟蟲,星仔下來吊燈籠,燈籠跌落坎,坎下一枚針,嫂嫂拈來繡觀音,觀音門口一頭禾,割得三石過兩籮,男了(送給)你來佳又沒。
2. 伯勞仔,嘴猾狗,攀桃樹,拗桃花,桃花跌落伯公下,阿哥斟酒妹斟茶,阿哥 點香妹唱樣偌(合十禮敬)。
3. 伯勞仔,嘴拇狩,攀桃樹,拗桃花。桃花樹上鸚哥嗷,唔使(無須)嗷,舅婆做長衫,舅公打囊卵(鈴鐺),晤愛你的滋,唔愛你的鈑,唔你個牛嬤帶子角彎彎。
4. 伯勞仔,嘴發發,有嘴說別人,沒嘴說自家。
5. 伯勞嘰喳,開聲愛嫁,嫁男鄰舍,鄰舍肚飢,嫁男唐枝,唐枝路遠,嫁男錢眼,錢眼賊多,嫁男剪刀,剪刀箠析(裂開),嫁男老伯,老伯命歪,嫁男老棣(弟),老棣命短,嫁男竹管,竹管窿窿空空,嫁男雞公,雞公斜斜走,嫁男黃狗,黃狗大朦,嫁男吹笛,吹笛焜鼓(脖子粗),嫁男老鼠,老鼠吱嘰吱嘰,頗下兩粒疙。
6. 蛤膜生子笑連連,愛討妻子又沒錢,搬張凳子同爺講,講來講去又一年。樹上鳥仔嗷連連,愛討輔娘又沒錢,兜張凳子同爺講,講來講去又一年。
七、火螢蟲,啷啷蟲,翻轉矢絀吊燈籠。
八、蟾蛛囉,咯咯咯,唔讀書,沒老婆。
九、禾嗶仔,髻崠崠,井頭食水望舅公。
崠崠:直豎)
十、雞公仔尾迤迤,三歲孩童會唱歌,晤係爺娘教得會,自家精怪沒奈何。
十一、甘蔗甜,沙蔗苦,河頭河尾刷牛牯,你拿腸,我拿肚,拿歸阿婆阿姊煮。
十二、赤牛仔面黃黃,三餐食飯要攪糖,你爸唔是開糖廓,你姆晤是繡花娘。
十三、蟬仔叫他,番嬤黃他。
丙、有關人體、人際類:
1. 滿姑洗身,跌哩(遺失了)手中,麼人拈到,細嫂拈到。愛還佳也係唔還佳,太哥歸來會罵,細哥歸來會打。唔使打唔使罵,十七十八會行嫁。
2. 神前下,十八家,朝朝起床望水花。沒米煮,煮泥沙,沒眠床,睡浴堂,沒被蓋,蓋鹹菜,沒枕頭,墊石頭。
3. 比比坐,唱山歌,打鼓仔,拈田螺。
4. 太太風,捉蝦公,太太雨,捉蝦米。
5. 比比坐,唱山歌,爺打鼓,子打鑼。心臼(兒媳)灶背炒田螺,田螺殼,刺到家官腳,家官哇哇嗷,心臼哈哈笑。
6. 比比坐,唱山歌,爺打鼓,子打鑼。心臼(兒媳)灶背炒田螺,阿公燒火背駝駝,阿婆拈樹枝,阿妹唱山歌。
7. 先生教佳人之初,佳教先生打山豬,山豬霸過河,跌到先生背駝駝。
8. 四四方方一張檯,年年讀書佳也來,你讀三年唔識字,佳讀三年中秀才。
9. 缺牙耙,耙豬屎,耙到伯公下,偷食人介豬油渣,被人捉去做阿爸。
10. 莫嗷莫嗷,阿哥帶你來去上轎,轎干好坐,笛子和山歌,嘀呀嘀呀,碰碰。
十一、莫嗷莫嗷,阿哥帶你來去梆(拔〕番豆,番豆括括泥(全身沾泥),你阿
姊嫁奔(給)佳。
謎語
早期美濃農莊兒童聚在一起的時候,互相做謎猜考考對方的機智,也是大家喜愛的一種遊戲。有時長輩利用謎語,來教導孩子認識身邊生活的事事物物,這些謎語很具有地區色彩和生活色彩。常聽到小朋友說:來來,我做「令」男你揣(音團)。有些謎語很有文學價值。有文字類、動物類、植物餵、用具類等等,無所不包。
一、一點一橫槓,二字口郎噹。-(言)
二、十字相打,日字救開,月字走到身邊來。-(朝)
三、上下相同,左右相對,有心不善,有口難言。-(亞)
四、草木相打,人來救開。-(茶)
五、一點一劃長,一撇到南洋,十字對十字,太陰對太陽。-(廟)
六、兩腳晃槓晃,巴掌一落見閻王。-(蚊子)
七、頭上戴鐵帽,身上著鐵襖,揣得出男你做丈人老。-(糞屎公,即是蛻螂)
八、老伯仔揹烏豆,緊行緊漏。-(羊)
九、上樹唔驚高,下樹唔驚跌,沒毛割沒血。-(蟻)
十、東一片,西一片,到老沒相見。-(耳朵)
十一、兩隻白狗,行到門口,人手一去,一喝就走。-(鼻涕)
十二、青布包白布,白布包梳仔。-(柚子)
十三、青竹絲,撐拜箕,雞帶子樹下企(站)-(芋荷)
十四、太哥棚上坐,二哥一身毛,三哥晃槓晃,四哥一身膨,五哥著紅衫,六
哥屋犁犁。-(匏瓜、冬瓜、菜瓜、苦瓜、茄子、長豆子)
十五、一隻牛仔瘦嘎嘎,一頭食草兩頭瀉。-(風東)
十六、頭上四四方,腳下圓叮噹,日裡行三轉,暗哺頭企到天光。-(筷子)
十七、一支棍仔半英長,對中一瘩糖,揣得出男你嚐。-(摒屎棍)
十八、拖箱仔肚裡一塊鹿肉,揣得出男你綁(配)粥 。-(棺材)
十九、細阿哥仔打赤膊,人客來他跳上桌。-(茶壺)
二十、兩伙記,比比去;空肚去,飽肚轉。-(挑水)
撰稿:鍾鐵民
客家童謠教材4
牽牛花
牽牛花 牽牛花 生在竹籬下
毋驚風吹雨來打 一心向頂爬
牽牛花 牽牛花 勇敢个牽牛花
一寸一寸向頂爬 越行藤越開花
仙人掌
係一頭仙人掌 有志氣有理想
毋驚天旱日頭
毋驚風沙狂
擎起青青个手巴掌 當天立誓大聲講
愛做頂天立地好棟樑
自立又自強
逃學狗
逃學狗 滿山走 走無路 扒上樹
樹無椏 跌到大山下
撿到一隻爛冬瓜
撿轉屋背瓜棚下 作肥去
好个一析餵豬去
老烏鴉
老烏鴉 年紀老 飛毋起 跳毋高
肚飢噭床 老來無奈何
小烏鴉 知顧家 含蟲仔轉屋下
爸爸媽媽心歡喜 食著笑哈哈
屋簷鳥子好講話
屋簷鳥子好講話 七早八早嘰嘰喳喳
屋簷鳥母看到就罵 捉蟲仔啊尋穀食啊
講麼介話 屋簷鳥子無聽到
還係共樣嘰嘰喳喳 嘰嘰喳
門前斑鳩叫咕咕
媽媽同做套新衫褲 門前斑鳩咕咕咕
問斑鳩叫麼个 佢講幸福幸福真幸福
媽媽送上學去讀書 門前斑鳩咕咕咕
問斑鳩叫麼个 佢講刻苦刻苦愛刻苦
學期考試考了九十九 又聽斑鳩咕咕咕
問斑鳩叫麼个 佢講不好滿足不好滿足
火焰蟲唧唧蟲
火焰蟲,唧唧蟲,
楊梅樹下,吊燈籠,燈籠光照四方
四方暗,跌落坎,
坎下一枚針,
拈來繡觀音,觀音面前一頭禾,
割到一擔又一籮,分了你來又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