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  法: | 
          (一)句子的成分:基本成分‧附加成分‧特殊成分。 | 
        
        
          | (二)句式:判斷句‧肯定句‧否定句‧否定的否定  句‧主動句‧被動句‧歐化句式‧外來句式‧文言句式‧白話句式‧方言句式‧口語句式‧  書面語句式。 | 
        
        
          | (三)單句:敘述句‧疑問句‧祈使句‧驚嘆句‧倒  裝句‧ | 
        
        
          (四)複句:1.平等複句:順接˙層遞˙平行關係˙轉折關係˙補充關係˙正反關係˙選擇關係。 
            2.從屬複句:時間關係˙因果關係˙假設關係˙條件關係˙比較關係  ˙擒縱關係。 | 
        
        
          | 句法:指中文句子之種類、句式、性質。用句子為語文材料,在表達情志意念時,進行挑  選、調整工作。如何「煉字」、組織連綴詞語成句,在情感思想表達上頗為重要。 | 
        
        
          | (一) | 
          句子的成分:基本成分‧附加成分‧特殊成  分。 | 
        
        
          | (二) | 
          句式:判斷句‧肯定句‧否定句‧否定的否定句‧主動句‧被動句‧歐化句式‧外來句式‧ 
            文言句式‧白話句式‧方言句式‧口語句式‧書面語句式。 | 
        
        
          | (三) | 
          單句句法:指「只含一個主語和一個謂語的句子」 
            ━→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倒裝句˙ | 
        
        
          | 1. | 
          陳  述句 | 
          :直接平靜地向人陳述一件事情,語氣客觀平正,而不帶激動、強烈感情色彩的句子,需要表現語氣的手段較少,一般運用於平心靜氣的  向人述說一件確切無疑的事情。必要時可帶有語氣助詞。可分二種: | 
        
        
          (1) 
            【例】 | 
          不帶語氣詞的陳述句。(僅作事  實的陳述,沒有在任何地方加上力量。) 
            A.毛毛蟲變成美麗的蝴蝶。 
            B.我已經成  年。  | 
        
        
          | 修辭練習: | 
          A.哥倫布發現                               。 
            B.慾望過  盛,常常使人                            。 | 
        
        
          (2) 
            【例】 | 
          帶有語氣詞(諸如:也、的、  了、矣、耳、爾、而已)的陳述句。 
            A.我已經成年了。(「了」有強化、肯定、向人宣示的作用,表  示「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 
            B.毛毛蟲變成美麗的蝴蝶了。 | 
        
        
          | 修辭練習: | 
          A.美洲是哥倫布所發現               。 
            B.天亮               。 | 
        
        
           | 
        
        
          | 2. | 
          疑問句 | 
          :用疑問的語氣,以提出問題、  困惑;語氣較陳述句強烈。可分三種: | 
        
        
          (1)直接 
               
            【例】 | 
          請教、詢問,有所疑而問,用疑  問代名詞指出不的部分:問人(誰、孰、啥人)、問事物(什麼、那裡、奚、何、安) 
            A.為何毛毛蟲會變成美麗的  蝴蝶?               B.是誰在叫我? | 
        
        
          | 修辭練習: | 
          A.你懂了 
            B. | 
        
        
          | (2)反問 | 
          無所疑而問,語氣咄咄逼人:用  疑問句的形式來表示確定(包括肯  定或否定)。可分  二種: | 
        
        
           
            【例】 | 
          A.或是先做正面的敘述、而在句末用疑問語氣助詞加否定。 
            ※期盼事業有成,卻天天酗酒賭博,行嗎? | 
        
        
          | 修辭練習: | 
          希望功課進步,卻 | 
        
        
           
            【例】 | 
          B.用反詰副詞或疑問代詞(難道、那裡、豈、庸、詎、寧),來否定以下所說的事情。 
            (A)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B)靠僥倖而獲得暫時的成功,難道有什麼值得到處張揚的嗎? | 
        
        
          | 修辭練習: | 
          A.這樣的成績,那裡是 
            B.難道須要  辜負 | 
        
        
          | (3)推測 | 
          、商擬性的疑問:使用推測、疑  問的語氣助詞、副詞(近乎、大概、或許、庶幾、殆、庶),表示心中略有了解,但是不太明確肯定,仍有待証實確認。 | 
        
        
           
            【例】 | 
          A.推測性的疑問:含有「近乎、大概、或許」的意思,語氣委婉。 
            你或許不知那美麗的蝴蝶是毛毛蟲蛻變而成的? | 
        
        
          | 修辭練習: | 
          再轉個彎,大概                                 。 | 
        
        
           
               
            【例】 | 
          B.商擬性的疑問:含有「別是、莫非、恐怕、是否、能不、是不是、會不會」的意思;語氣更委婉,肯定的意味甚低,句中  都會使用否定的語氣詞」。 
            考期近了,你是否可以加緊努力讀書呢? | 
        
        
          | 修辭練習: | 
          已經繞了好幾圈,我們   恐怕   迷路了? | 
        
        
           | 
        
        
          | 3. | 
          祈使句 | 
          :即依照說話者主觀的意願,表  達對讀者、聽者的期許勉勵,有肯定、否定之分。 | 
        
        
          (1) 
            【例】 | 
          使用勸請性動詞的祈使句:表示  禮貌客氣。 
            A.請你去看看《昆蟲圖鑑》  吧!(肯定祈使句) 
            B.咱若愛臺  灣,請您不要嫌臺灣。……咱若愛故鄉,請您不要嫌臺灣。……咱若 
            愛祖先,請您不要嫌臺灣。……(否定祈使句) | 
        
        
          | 修辭練習: | 
          A.請大家好好                       。 
            B.請你再給  我                     。 | 
        
        
          (2) 
            【例】 | 
          使用祈使、祈願語氣副詞或動詞  (要、幸、願、宜、當、祈、該、乞、可) 
            A.您要多多保重自己。 
            B.每個人都  要許自己一個美好的未來。 | 
        
        
          | 修辭練習: | 
          A.願天下                               。 
            B.你要                                 。 | 
        
        
          (3) 
            【例】 | 
          使用否定副詞(毋、勿、無、  莫、弗、別、甭、不許、不得、不准、不要) 
            您莫再怪罪別人了,要多反求諸己。 | 
        
        
          | 修辭練習: | 
          A.你千萬別                                    。 
            B.你不許再                                  。 | 
        
        
          (4) 
            【例】 | 
          使用語氣助詞(了、吧、也、  矣、哉) 
            A.您走吧。          B.先生休矣! | 
        
        
          | 修辭練習: | 
           | 
        
        
           | 
        
        
          | 4. | 
          感嘆句 
            【例】 | 
          :表示呼籲、驚訝、驚喜、贊  美、憎惡、悲傷、哀悼、歡樂、憂愁等情感,以引人注意、矚目者。 
            《昆蟲圖鑑》這本書編寫得真好! | 
        
        
          (1) 
            【例】 | 
          詞序變化,將感嘆詞提於句前,  以強化語意。 
            A.「快警醒吧,迷途的羔  羊!」           →「迷途的羔羊,快警醒吧!」 
            B.「野哉,  由也!」                                  →「由也,野哉!」 | 
        
        
          | 修辭練習: |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  飲,」    →「                                  ,一簞食,一瓢飲,」 | 
        
        
          (2) 
            【例】 | 
          使用感歎詞(嗚呼、於戲、嗟  乎、嘻、唉)(啊、好呀),來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A.嗚呼!念哉!凡我多士,  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幟也。 | 
        
        
          | 修辭練習: | 
           | 
        
        
           | 
        
        
          | 5. | 
          倒裝句 | 
          : | 
        
        
          (1) 
            【例】 | 
          詞序變化,將重要詞提於句前,  以強化語意,引起注意。 
            A.編寫得真好!《昆蟲圖  鑑》這本書。 
            B.「客何  好?」        →直述句:「客好何?」〈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客何能?」     →直述句:「客能何?」 | 
        
        
          | 修辭練習: | 
          A.「不患人之不己知」〈論語‧述而篇〉        →直述句:「不患人之                      」 
            B.「巧言令  色,鮮矣仁!」〈論語‧學而篇〉 →直述句:「巧言令色,                !」 
            C.「吾誰與  歸?」 〈范仲淹  ˙岳陽樓記〉       →直述句:「吾                        ?」 | 
        
        
           | 
        
        
          | (四) | 
          複句  句法:━→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以「平等聯合」」或「主從關係」連結起來。 | 
        
        
          | 1. | 
          平等聯合 | 
          關係 → 順接關係˙層遞關係˙平行關係˙轉折關係˙  補充關係˙正反關係˙選擇關係。 | 
        
        
          (1)    順接 
            【例】 | 
          關係:常用的連接詞 → 「則˙而˙便˙就˙於是˙然後˙」;副詞  「亦˙也˙」 
            A.白了牙  齒,就得瘦了荷包。【牙齒鐳射美白的代價。】 
            B.〈陶淵  明‧桃花源記〉:「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C.〈朱自  清‧匆匆〉:「我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 | 
        
        
          | 修辭練習: | 
          A.文質彬彬,                 君子。 
            B.壞事做多  了,                         倒楣。 | 
        
        
          (2) 層遞 
               
            【例】 | 
          關係:常用的連接詞 → 「而˙且˙並且˙以至於˙又˙既……又˙非徒……又當˙不僅……而且˙既……終˙何況˙安問˙」 
            A.「既無叔  伯,終鮮兄弟。」〈李密˙陳情表〉 
            B.「人之不  廉,而至於悖禮犯義。」〈顧炎武˙廉恥〉 | 
        
        
          | 修辭練習: | 
          A.「此人不僅學富五車,                   武功高強。」 
            B.豺狼當  道,                    狐狸? | 
        
        
          (3) 平行 
            【例】 | 
          關係:其各單句(又稱分句),  結構相似,字數相當,各說各話;通常不用連接詞。 
            A.「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  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論語‧學而〉 
            B.「好學近  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 
        
        
          | 修辭練習: | 
          范仲淹˙岳陽樓記:「長煙一  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                 ,                     。」 | 
        
        
          (4)    轉折 
               
            【例】 | 
          關係:後句修正前句,表示相反  的觀念事實;或否定前句,表示意外或無可奈何的心情。 
            常用的連接詞 →「然˙而˙  然而˙但˙卻˙可是˙」;文言文中用副詞「顧」。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諸葛亮‧出師表〉 | 
        
        
          | 修辭練習: | 
          乘興而來,不料卻                                    。 | 
        
        
          (5)    補充 
            【例】 | 
          關係:通常只有上下兩句,意思  互相補充;不用連接詞(則˙而˙  便˙就˙於是˙然後) 
            A.「男有分,女有歸。」        →「男有分有歸,女有分有歸。」 
            B.「弟子入  則孝,出則弟。」 →  「弟子入則孝弟,出則孝悌。」 | 
        
        
          | 修辭練習: | 
          A.「仰不愧於天,                              。」→「仰不愧於天於人,俯不怍於人於天。」 
            B.「父兮生  我,                       。」        →「父兮生我鞠我,母兮鞠我生我。」 
            C.「不以物  喜,                               。」      →「不以物喜悲,不以己悲喜。」 | 
        
        
          (6) 正反 
            【例】 | 
          關係:常用的連接詞 → 文言文中常用「而」為連接詞。 
            A.「國可  滅,而史不可滅。」〈連橫‧臺灣通史序〉 
            B.「朱門酒  肉臭,路有凍死骨。」 | 
        
        
          | 修辭練習: | 
          A.「君子成人之美,                           。」〈論語‧顏淵篇〉 
            B.「勸君莫  惜金縷衣,                                          。」 | 
        
        
          (7) 選擇 
            【例】 | 
          關係:常用的連接詞 →「非……則˙非……即˙不是……就是˙或……或」 
            A.「棄甲曳  兵而走,或五十步而後止,或百步而後止。」〈孟子‧梁惠王上篇〉 | 
        
        
          | 修辭練習: | 
          A.學習的環境和條件相同,但是成績卻有若天壤之別,                   天資低,可能                    用心不專罷了。 
            B.在競爭激  烈的社會裡,不是你嬴了別人,                    別人超越你。 | 
        
        
          | 2. | 
          主從  關係:時間關係˙因果關係˙假設關係˙條件關係˙比較關係˙擒縱關係˙ | 
        
        
          (1) 時間 
            【例】 | 
          關係:常用的連接詞 →「尚未……仍需˙尚未……已經˙一……就˙…以後,更…˙每當…」 
            A.革命尚未  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B.巨星尚未  到,歡迎的人早已擠滿了會場。 | 
        
        
          | 修辭練習: | 
          A. 一想到他們,我          覺得人生充滿意義。 
            B.下過一場  大雨後,草木更加                             了。 
            C.生過一場  大病後,對於生命有更                             的看法。 
            D.           我想起,的慈愛永遠在  我心;因為將悲傷變為歡笑,教我無限地懷念。 | 
        
        
          (2)因果 
               
            【例】 | 
          關係:表示結果的是「主句」;  說明原因或目的的是「從句」。常用的連接詞 →「由於……使得˙因為……所以˙只因……是故˙何以……?因為˙……,是故˙因而˙以致」 
            A.「由於  〈光榮頌〉這件作品的高貴價值,使得古諾在當時享有盛名。」 
            B.「因為學  問的本質,能夠以趣味始,以趣味終,……所以我提倡學問。」 
            〈梁啟超‧學問之趣味〉 
            C.「自云:  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陶淵明‧桃花源記〉(省略因果關係連接詞) | 
        
        
          | 修辭練習: | 
          A.「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天下雖平,不敢忘戰。」〈蘇軾‧教  戰守策〉 
            B.                   上帝不能經常跟隨著我們,所以  祂送給每個人一個                   。 
            C.「                    這是事實,           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 | 
        
        
          (3)    假設 
               
               
            【例】 | 
          關係:提出假設的是「從句」;  說明後果的是「主句」。常用的連接詞 →「如果˙倘若˙若是˙假使˙誠如˙使˙令˙……則(將);「但使……,不教」「若夫……,則」「至若……則」「早知……,則」「若非……則」 
            A.「今日受  國家社會之培育,他日一旦成功,務必盡力回饋。」 
            B.「若夫霪  雨霏霏,連月不開,…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范仲淹‧岳陽樓記〉 
            C.「己所不  欲,勿施於人。」(省略假設連接詞) | 
        
        
          | 修辭練習: | 
          A.「                    龍城飛將在,                   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B.「早知今  日,                       何必當初呢!」 
            C.(如果)少壯不努力,(那麼就會)                                              。 | 
        
        
          (4) 條件 
               
            【例】 | 
          關係:提出條件的是「從句」,  順勢提出後果的是「主句」。常用的連接詞 →「非……則˙苟非……雖˙非……即˙不是……就是˙除了…別無˙如果……就」 
            A.〈「苟非  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軾‧赤壁賦〉 
            B.「只要有  我在,中國一定強!」 | 
        
        
          | 修辭練習: | 
          A.「                     盡心努力,                     其他成功之捷徑。」 
            B.「                   努力付出,                      機會成功。」 
            C.不到萬不  得已,                 輕言放棄。 | 
        
        
          | (5)比較 | 
          關係:以從句之意思和主句相  比,使主句之語義更加突顯。 | 
        
        
          A. 
               
            【例】 | 
          平比的:運用譬喻,以襯托主句  之真切意義。 
            常用的連接詞:「恰似˙好像˙如同˙應似˙是˙如…等」 
            (A)「問君  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 
        
        
          | 修辭練習: | 
          (A)「人生到處知何似?                 飛鴻踏雪泥。」 | 
        
        
          B. 
               
            【例】 | 
          差比的:以程度之差異,彰顯主  句之意涵。 
            常用的連接詞:「不若˙不如˙猶勝˙勝過˙」 
            (A)「人若聰明而有私心,  不若愚笨卻能大公無私。」 | 
        
        
          | 修辭練習: | 
          (A)常言道:「與君一席話,                    十年書。」 | 
        
        
          C. 
               
            【例】 | 
          審察決斷的:就差異相比的兩事  物,做出主觀的審察與決斷。 
            常用的連接詞→「與其…寧˙  與其…孰若˙與其…不若」「寧可…不可…」 
            (A)「與其  食人之祿,俛首而包羞,孰若無愧於心,放身而自得?」 
            〈歐陽修‧五代史記.一行傳序〉 
            (B)「與其  不遜也,寧固。」 
            (C)「寧可  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 
        
        
          | 修辭練習: | 
          (A)「                     人負我,不可我負人。」 
            (B)「寧可  流汗,                   流血。」 | 
        
        
          (6)擒縱 
            、推拓 
            【例】 | 
          因果關係:主從二句立於反對立  場,說者亦承認從句的事實、理由存在,好像是欲擒故縱。常用的連接詞 →「雖然…但是˙縱使…但是˙任憑…但是˙既然…就應˙可見」 
            (A)「天地  之間人為貴,能生而為人,縱然不是大富大貴,也是值得值得慶幸的。」 
            (B)「縱江  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史記‧項羽本紀〉 
            (C)儘管往  事如雲煙,但是偶然也會想起…… | 
        
        
          | 修辭練習: | 
          (A)「雖然我很欣賞你,  但是  這並不表示喜歡你。」 
            (B)曹雪芹  ˙紅樓夢攑回‥「  任憑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C)也既然  大家信任你,你就應該                                         。 
            (D)現在大  家如此懷念他,可見                                        。 |